功能介紹“腫瘤頻道”的主要內容有學術講座、病例討論、醫學會議、手術操作,以及面向患者和家屬的健康教育講座。同時,“腫瘤頻道”邀請了腫瘤領域的知名專家和醫藥企業共同致力於將“腫瘤頻道”建設成為腫瘤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
胰腺腫瘤由於其極高的隱蔽性,在被發現時往往已進入局部進展期或轉移期,以現有手段難以進行有效治療,預後極差。近日,一種名為“不可逆電穿孔技術”(又稱納米刀)的新型技術獲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註冊批准,正式登陸我國。8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腫瘤中心成功為一位67歲的進展期胰腺導管腺癌患者實施“納米刀”治療手術。據悉,該手術在滬上尚屬首例,具有不會損傷周圍血管、神經正常細胞,併發症少,治療較徹底等優勢,有望為我國八萬餘名胰腺癌患者帶來希望。
17日下午,一位67歲的男性患者躺在CT檢查床上,臺灣大學醫學院附屬臺大醫院黃凱文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腫瘤中心學科帶頭人王理偉教授等專家正在進行最後的討論。據瞭解,該患者於一個月前發現胰腺腫瘤,位於胰腺頭頸部,侵及鄰近血管無法外科手術切除,從外院轉入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胰腺癌診治中心就診。經皮穿刺活檢,明確為胰腺導管腺癌,符合“納米刀”的治療指徵。為確保手術順利進行,王理偉教授在術前組織麻醉科陳蓮華教授、肝膽胰外科孫星教授、超聲科史秋生教授、放射科王悍教授、腫瘤中心萬智勇教授、王紅霞教授等專家展開會診討論,制定了完善的治療計劃,確定了手術方案及術後護理等相關預案。
“納米刀”的原理是通過均勻布在病灶及其周圍的5根穿刺針產生脈衝高壓電流,擊破腫瘤細胞膜,形成納米級不可逆電穿孔,最終使腫瘤凋亡併為新生健康細胞所取代。因此,探針的精準插入是手術成敗的關鍵,既要將病灶完全納入電流網範圍,又要避免扎到周圍的血管與神經。13:00,手術正式開始,麻醉科王宏副主任醫師主持麻醉。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南部超聲科執行主任史秋生教授以床邊超聲確定病灶與擬入針位置。
腫瘤介入治療科萬智勇主任醫師在B超聯合CT引導下,避開周圍血管,精確地將5根19克、直徑僅1.2毫米的穿刺針先後插入到病灶及其周圍。隨後,王理偉教授啟動開關,數股微秒級高壓脈衝瞬間貫穿病灶,在腫瘤細胞膜上“打”出無數個納米級電穿孔。在接下來的14天內,這些腫瘤細胞將會逐漸凋亡並被新生的健康細胞所取代。整個治療過程歷時2個多小時,患者安返病房,腫瘤中心將進一步聯合聯合其他治療手段,加強局部控制並防治遠轉移,最終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據瞭解,“納米刀”技術最大的優點在於其特異性,其產生的脈衝高壓電流只作用於腫瘤特異表達的腫瘤細胞,不會傷及周圍正常器官。這是因為正常細胞中含有更多膠原的結締組織和彈性纖維,其細胞膜缺少產生不可逆電穿孔的脂質雙分子層,因此在進行納米刀治療的時候不會發生“誤傷”,十分適合用於肝門區、膽囊膽管、胰管及輸尿管鄰近位置,無法進行手術的腫瘤。另外,由於沒有熱效應的產生,也保護了腫瘤周圍甚至腫瘤內部的血管、膽道及胰管等,併發症亦明顯減少。
作為一種完全嶄新的微創與腫瘤生物特性結合的治療手段,“納米刀”可大大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局部進展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質量,給無法手術切除的局部進展期胰腺癌患者帶來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