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10 10:53

  在糖尿病眾多的併發症中最常見的是糖尿病性神經病。儘管血糖控制良好,神經病也會發生。隨著病情進展,30-85%的病人會發生神經病。一旦糖尿病性神經病發生,它會逐漸加重。目前,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瞭並且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預防它發生

  1、為甚麼糖尿病性外周神經病患者的外周神經會受壓?

  外周神經起始於脊髓並支配手指及足趾。在這條通路上,存在多處解剖性狹窄。而糖尿病患者的外周神經是腫脹的。所以可以設想如果在一個解剖狹窄處神經腫脹,那麼神經就會受壓併產生症狀。其次是早在1979年,就有報道表明糖尿病患者神經中的順行性軸漿運輸功能障礙。這意味著,糖尿病患者體內受損的神經難以自我修復,所以外周神經受壓後神經難以修復並因此產生症狀。

  2、神經病與神經受壓二者之間的關係:

  神經病和神經受壓的關係是,由於糖尿病人的某些代謝異常導致了神經病變,而神經病變又為神經受壓的發生創造了條件。這意味著在病程的某些階段,神經病變和神經受壓是同時存在的,但是症狀可能是由於神經受壓而產生的。

  3、手術方式?

  外周神經減壓術是治療神經受壓常採取的手術,通過它來恢復感覺和肌力。手術可以在手臂,手,腿和腳上進行,通過切開韌帶或纖維組織鬆解神經通路上的受壓部位。這使神經所受的壓迫減輕,改善神經的血供,並使神經可以隨鄰近關節的運動而滑動。

  4、手術為甚麼有助於改善神經症狀?

  周圍神經減壓術並不能解決因糖尿病代謝異常導致的神經病變。但是如果在神經受壓的早期即接受減壓術,可以恢復神經的血運,使麻木和刺痛的症狀消失,並使肌力得到恢復。如果在神經受壓晚期進行減壓術,雖然這時神經纖維已經開始死亡,減壓手術仍然能有助於神經的再生。如果您一直等到病變很晚期才進行手術,則很難恢復。如果您的腳上已經有潰瘍了,或是已經因此行了截趾術,那麼感覺基本上不可能恢復,因為這時候神經的損傷已經是不可逆的了。

  5、手術的風險是甚麼?

  主要有出血、感染、疤痕形成、神經再生時症狀惡化和傷口癒合延遲。

  6、手術成功的幾率是多少?

  在過去的15年中,對這種手術的結果進行了謹慎的分析。多項獨立研究的結果在1992年和2000年間陸續發表。這些試驗得到了相同的結果:總體來說,85%的接受此項神經減壓術的糖尿病患者的疼痛減輕,感覺運動及平衡能力得到改善。78%的下肢神經受累的患者的感覺功能得到改善。當然,如果您有潰瘍或腳趾的缺失並不意味著您就失去了手術的機會。只有就診之後才能得到明確的判斷。手術後病人的調查發現,術後沒有一個病人因為足部感染或潰瘍而住院,沒有一個病人截肢,沒有一個病人發生因跌倒導致的髖部骨折。

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如何進行外科治療?相關文章
〔摘要〕目的:探討周圍神經鬆解術治療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的療效。方法:對57例臨床表現為雙下肢對稱性疼痛、麻木及感覺異常的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患者應用腓總神經、腓深神經及脛後神經三處周圍神經鬆解術進行了治療,並隨訪3~7個月。結果:術後患者下肢麻木症狀明顯緩解71.9%(41例),緩解21.1%(12例),無變化7.0%(4例)。術後下肢疼痛症狀明顯緩解42.1%(24例),緩解52.6%(30例)
發布於 2022-10-10 10:38
0評論
張某,男,51歲,“反覆口乾多飲五月,下肢麻木疼痛一月”入院。患者五月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口乾、消瘦,之後飲用大量甜味飲料。二月前因其口乾多飲日益加重,遂前往外院就診,測得空腹血糖14mmol/L,診為“2型糖尿病”,並給予格列美脲2mgbid口服。服藥期間空腹血糖控制在6-8mmol/L。近一月來,患者自覺下肢麻木,繼而出現足底針刺感,腓腸肌酸脹伴觸痛,入夜尤甚,影響睡眠。患者入院隨機指血糖7.
發布於 2023-02-23 12:21
0評論
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併發症之一。據統計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患病率達32%以上,並隨糖尿病病程的綿延不愈而明顯增多。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有多種表現,最常見的是對稱性末梢神經病,可累及感覺、運動及自主神經,多以感覺神經受累為主,可表現為嚴重的對稱性感覺麻木、如戴手套和襪套,肢體疼痛、嚴重的皮膚破潰、感染、創口長久不癒合,形成糖尿病足,最終可能導致截肢。科學家發
發布於 2023-03-25 03:51
0評論
一、定義糖尿病神經病變為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可累及感覺、運動神經和自主神經。文獻報道DN發生率60%-90%不等,其中以周圍神經病變(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最為多見,表現為肢體感覺異常,疼痛,通常下肢症狀重於上肢。二、危害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可引起機體對疼痛及溫度的感覺功能下降,患者的保護性感覺缺失,易出現潰瘍、感染,糖尿病足,最終可能導致截肢。
發布於 2023-01-03 06:45
0評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是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也是周圍神經病變最重要的病因之一,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DPN是一個隱匿進展的過程,是啟動足部潰瘍的病理生理通路和導致截肢的重要原因,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給社會及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1]。對危險個體的早期識別、教育和適當的足部護理可使潰瘍及因之的截肢術減少,從而降低殘疾與死亡率。儘管目前人們對糖尿病的認識在不斷提高,但對DPN仍重視不
發布於 2023-01-24 21:57
0評論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受到糖尿病足的危害,它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正常生活,同時又給家人增加了負擔。糖尿病足症狀在早期並不是很明顯,所以很多人會忽視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狀。所以關注早期症狀是很有必要的。 糖尿病足早期症狀之周圍血管病變 糖尿病足早期的血管病變既有大血管病變,也存在小血管病變,以及微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出現血供不足,肢端營養不良,可見下肢足部皮膚營養不良,呈現蠟狀,皮膚乾燥缺乏彈性,毫毛脫離,皮膚
發布於 2024-09-10 19:03
0評論
周圍神經病的診斷首先確定患者是否有周圍神經受損,一般通過病史詢問和詳細的神經系統檢查可判斷出病變部位,必要時電生理檢查可予以證實。第二確定周圍神經受累的類型。根據起病和病情進展的快慢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周圍神經病。根據神經受累的範圍分為單神經病、多神經病和多發性單神經病。根據病理類型分為脫髓鞘性和軸索性神經病。上述分類對於周圍神經病的病因診斷具有指導意義,可縮小鑑別診斷的範圍。在紛繁多樣的輔助
發布於 2022-10-07 19:28
0評論
張某,男,51歲,“反覆口乾多飲五月,下肢麻木疼痛一月”入院。患者五月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口乾、消瘦,之後飲用大量甜味飲料。二月前因其口乾多飲日益加重,遂前往外院就診,測得空腹血糖14mmol/L,診為“2型糖尿病”,並給予格列美脲2mgbid口服。服藥期間空腹血糖控制在6-8mmol/L。近一月來,患者自覺下肢麻木,繼而出現足底針刺感,腓腸肌酸脹伴觸痛,入夜尤甚,影響睡眠。患者入院隨機指血糖7.
發布於 2023-01-18 21:36
0評論
周圍神經病的病因多種多樣,可以是先天或遺傳性神經病,更多見的是後天獲得性周圍神經病。有少數患者,如遺傳性壓迫易感性周圍神經病,其發病既有遺傳因素作為病變基礎,又有後天壓迫因素作為誘因。獲得性周圍神經病包括感染性、免疫介導性、中毒性、代謝性等原因,可參考相應周圍神經病的分類章節。這裡不再一一介紹。周圍神經病起病形式不同,外傷性或缺血性神經病起病快,症狀一開始就達到高峰;炎性或某些代謝性疾病呈現亞急
發布於 2022-10-07 19:23
0評論
Dellon三聯周圍神經減壓手術1、甚麼是Dellon三聯周圍神經減壓術Dellon三聯神經減壓手術由美國周圍神經外科協會原主席、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和整形外科Dellon教授在上世紀80年代發明,是針對性解決下肢或者上肢神經病變的一種手術。對於下肢、足背、足底及足趾麻木、疼痛、足下垂病人,常採用腓總神經、腓深神經、脛神經鬆解三聯手術;對於手部麻木病人,採用正中神經、尺神經及橈神經感覺支減
發布於 2022-12-27 22:2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