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鏡科普知識Ⅰ-膝關節損傷
何為關節鏡手術?
關節鏡是一根“筷子”粗細的管子,內含一組光導纖維和一組透鏡,光導纖維將光線傳入關節內,關節內的影像則經過透鏡傳出。在關節外,光導纖維通過一根光纜與冷光源產生裝置連接,透鏡則通過一根帶有光電轉換裝置的電纜與監視器連接。通過這套系統,冷光可以照亮關節內,而醫生通過監視器可以觀察到關節內的各種組織結構,如同觀看電視實況轉播。這套由冷光源、光纜、鏡頭、電纜和監視器所構成的系統就是關節鏡。
關節鏡手術時,醫師通過關節間隙部位大約5-10mm長的小切口,將關節鏡伸入您的關節,這樣醫師就能很好地觀察您關節內的病情。另外,需要在其他位置做一個小切口,用來插入其他器械來確認病變,處理病損。
怎麼做一個關節鏡手術?
手術前,您的手術醫生或者麻醉醫生將和您討論麻醉的選擇,需要您的知情同意。
麻醉生效後,醫生將對您的關節進行消毒、鋪無菌單。在麻醉後肌肉鬆弛情況下,您的醫生將再一次檢查您的關節,以進一步確認診斷。
當您的手術部位麻木或您已入睡時,醫生通過關節表面的骨性解剖標誌,選擇正確的位置作為關節鏡手術的手術通道。然後在您的關節部位做幾個5-10mm的小切口,通過這些入口,醫生為您開始手術。手術過程中,醫生會通過顯示器觀察您關節的情況,確認病變,處理病損,修補甚至重建。有的關節包括多個腔室,全面檢查和徹底清理可能需要3個以上的小切口。
關節鏡手術完成後,會將幾個小切口縫合,用敷料包紮。因為切口小,一般一週左右就會癒合。
手術後您的關節可能將被支具制動、太高,有時在關節部位放置冰袋以減輕疼痛、防止關節腫脹。
關節鏡手術有甚麼優點?
1、觀察清楚,通過關節鏡可以在近乎生理狀態下,動態觀察關節內的病變情況,某些疾病必須在關節鏡下診斷。
2、手術精細,能夠將有生理的組織結構完好保留,針對性的手術,將關節創傷限制在最小程度。
3、屬於微創手術,皮膚切口小,手術切口小,關節周圍的韌帶、關節囊和皮神經免受損傷。
4、痛苦少,皮膚疤痕小,美觀。
5、手術損傷小,出血少,病人痛苦小,術後恢復快。
6、術後關節功能恢復快,下地活動早,減少併發症。
7、住院時間短,減少醫療費用,術後2-3天即可起床活動,早日恢復工作。
膝關節的組成
膝關節是最複雜的運動關節,其功能如同鉸鏈。膝關節主要由脛骨和股骨的兩大骨端組成,通過肌肉、肌腱、韌帶和關節囊包裹連接。這些連接結構給膝關節提供穩定性以及靈活的活動功能。組成膝關節的另一塊骨頭是髕骨,又叫膝蓋。
關節軟骨是一層特殊組織,覆蓋在股骨和脛骨端以及髕骨的後面,構成關節光滑的表面。關節軟骨承受體重,一旦破損容易導致關節炎。
半月板是塊軟骨墊片,作用是均勻分佈股骨和脛骨間的壓力,為膝關節提供緩衝和穩定等作用。
韌帶是連接股骨、脛骨的堅強結構,起穩定膝關節的作用。
肌肉和肌腱包繞膝關節,除對膝關節提供穩定的作用,同時還起著支持和控制關節運動的作用。
膝關節鏡能做哪些手術?
1、膝關節診斷性檢查術:包括對臨床診斷不明確的膝關節紊亂的檢查、關節內病變的活檢、開放手術前的診斷證實、全膝關節置換或單腔室骨關節炎脛骨高位截骨手術的術前評價等,以獲取直觀的病情資料;
2、半月板損傷和退變的全切除、次全切除、部分切除、縫合和盤狀半月板成形;3、交叉韌帶損傷後的修復或重建手術;
4、因髕骨脫位或半脫位引起的髕股關節病變行外側支持帶鬆解及內側支持帶緊縮縫合術;
5、滑膜軟骨瘤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關節內遊離體(關節鼠)或關節內異物摘除;6、骨關節炎的關節沖洗和關節清理及軟骨搔刮、鑽孔成形術;
7、各種不同類型滑膜炎,包括類風溼性關節炎等滑膜病變的滑膜活檢與滑膜切除,滑膜皺壁切除;
8、剝脫性骨軟骨炎或關節內骨折的復位與內固定;
膝關節疾病
(一) 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損傷是最常見的運動性損傷之一。年輕患者往往因為膝關節扭傷或摔傷引起半月板撕裂,中老年人由於半月板的生理性退變,使半月板變脆,有時沒有明顯外傷,比如下蹲等日常動作也可造成撕裂。
半月板撕裂的最主要症狀是行走疼痛,有時伴有關節內彈響或交鎖。詳細的病史、症狀和仔細的體檢可以初步診斷半月板撕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做核磁共振(MRI)幫助診斷。
半月板撕裂的保守治療限於急性的邊緣性5mm以內的垂直縱裂或與關節囊連接處的撕裂或不完全撕裂,以前是打長腿石膏固定4-6周,現在也可用支具固定。但絕大多數的半月板撕裂是不能自行癒合的,而需要手術治療。如果症狀持續存在,則必須手術。現在應用的關節鏡微創手術創傷很小,手術後功能恢復非常顯著,往往可以馬上行走,我們的病人(半月板縫合的病人除外)一般在手術後第二天即可自己走出醫院了。但慢性撕裂的病人還需2―3月的肌肉康復鍛鍊以逐步增加關節穩定性。而如果不手術,一是有症狀,影響生活質量;二是撕裂的半月板瓣會很快磨損關節軟骨面,引起骨關節炎;三是每次疼痛都是一次對半月板的牽拉,會加重半月板撕裂範圍,喪失可能的半月板縫合的機會;四是疼痛症狀會導致患膝活動減少,周圍肌肉抑制,降低關節穩定性,進一步引起症狀和關節退化,形成惡性循環。
許多患者擔心手術後半月板被切除,會影響以後的日常生活。毫無疑問,半月板切除對關節肯定有影響,失去半月板的緩衝作用,關節軟骨退變必然加快,但是,首先,現在一般均做部分切除,再也不會有人去做全切了,這樣可以把對關節的影響降到最低;其次,如果不手術,對關節功能影響更大;再次,及早手術,會有更多的機會做半月板縫合術,雖然這種機會很小(約10%),即使不能縫合半月板,也可以儘可能多的保留半月板組織;最後,是否能在術後恢復正常的激烈活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術後康復,我們做的職業運動員半月板損傷,同樣可以在術後繼續職業運動生涯,但如果長時期的患膝活動減少,會引起整個膝關節周圍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攣縮和萎縮,導致術後康復難度增大。
因此,對膝關節的疼痛一定不能諱醫忌藥,而要及早選擇專科醫師就診,排除半月板損傷的可能,以避免更嚴重的後遺症發生。
(二) 前交叉韌帶損傷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受傷後,關節會因不正常的動力變化而導致退化性膝關節炎。有研究顯示,慢性前交叉韌帶缺損的膝關節,造成半月板破裂和軟骨損傷的機會相當高,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膝關節退化。
前交叉韌帶損傷在骨科運動醫學領域並非新的疾患,但正是由於運動醫學的發展,才促使了前交叉韌帶損傷治療學的發展和進步。毫不誇張地說,近二十年來,前交叉韌帶損傷手術治療的技術方法上的進展,也就濃縮了運動醫學和相關學科近年發展的精華。
由於前交叉韌帶的力學功能日益得到重視,以及損傷後造成的功能性不穩定,對於膝關節結構和功能的影響逐漸被認識。前交叉韌帶損傷後造成的膝關節不能滿足生活、運動的“功能性不穩定”者,應該行手術治療。
前交叉韌帶損傷後的手術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過去有“韌帶斷端縫合法”、“關節外動力重建”、“關節外靜力重建”、“關節內重建”等。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由於前交叉韌帶的血供較差,韌帶斷端縫合難以保證韌帶的癒合,且疤痕修復的韌帶力學性能差不能滿足穩定膝關節的功能。並且正常的前交叉韌帶的張力,開放手術的縫合難以達到。因此,前交叉韌帶損傷後斷端縫合的方法,目前已經被摒棄,不論是開放手術還是關節鏡手術。
另外,關節外的動力重建或靜力重建,手術操作複雜,不符合原有的前交叉韌帶生物力學性能,效果多不理想。
目前,在骨科運動醫學領域,前交叉韌帶損傷後的關節內解剖重建,基本成為共識。而且,絕大多數的醫生強調並提倡關節鏡下進行重建,以藉助微創外科的手段,以最小的手術創傷,儘可能地恢復傷者的運動能力和競技水平。
(三) 髕骨脫位
習慣性髕骨脫位指髕骨在活動過程中脫出股骨滑車凹,往往發生在青少年中。儘管髕骨習慣性脫位在運動損傷中並不十分常見,但由於髕骨脫位後可以自行復位,因此在臨床診斷中極易誤診或漏診。
以往對急性髕骨脫位的治療僅限於長腿石膏託固定3-4周,但簡單的保守治療使撕裂的髕股關節內側穩定結構不能良好的癒合,造成以後內側穩定結構鬆弛,容易造成習慣性髕骨脫位。因此,在急性脫位後即採取手術治療的方法,原位修復撕裂的髕股關節內側穩定結構,同時對伴發的其它損傷,如軟骨損傷形成的遊離體、膝關節血腫進行處理,已被越來越多的運動醫學醫生所認同。多項臨床研究證明與保守治療相比,手術治療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術後生活質量和主觀滿意度,減少術後髕骨再次脫位的可能,儘可能地減少髕骨急性脫位對膝關節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