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也隨之加重。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很容易被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所侵擾。在這種情況下,中醫的特色也隨之顯現出來。“不治已病治未病”,如何通過養生保健使自己的生活質量提高,是人們關注的問題。茶道,作為傳統中醫文化之一,長期備受各階層的關注和喜愛,它的清靜恬淡使之成為重要的養生方法之一。
茶在我國被譽為“國飲”。我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知始於漢,盛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
而茶的功效,《神農本草經》雲: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並稱“荼為飲有益思、少墮、輕身、明目”的功效,這裡的“荼”即為今日之茶。至唐代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言“茶為百病之藥”。蘇敬等撰寫《新修本草》將茶列於木部中品,其味甘、苦,性微寒、無毒,其功效有下氣,去痰、熱、渴,令人少睡,消宿食,利小便,治瘻瘡等。《本草綱目》中亦有記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虛實。苦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其中盧仝的“七碗茶”更是將茶的功效上升至抽象的精神感悟,對於茶的養生意義作出積極的肯定。“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吃不得,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現代科學大量研究證實,茶葉確實含有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生化成份,如茶多酚、咖啡鹼、脂多糖等茶葉不僅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膩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溼等藥理作用,還對現代疾病,如輻射病、心腦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藥理功效。可見,茶葉藥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廣,是其他飲料無可替代的。
茶道則是烹茶飲茶的藝術,自古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中國傳統宗教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
道教以“清淨無為”立教,講究“道法自然”,這和中醫的“天人合一”的觀念不謀而合。而茶葉作為其中的載體,更是被道教名家所鍾愛,成為修仙成道的外丹仙藥之一。王浮的《神異記》中就有“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的記述。
“中庸”是儒家核心思想之一,因而儒家要求在飲茶時,平和寧靜,互通思想,促進理解,增進友誼,進而達到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同時儒家還把茶的清苦恬靜作為養廉、勵志的方法之一。
佛教把茶道推向高潮。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其中的“禪茶一味”就是典型的代表。茶性為苦,正對應佛教“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茶道的“和靜怡真”,正是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以“靜”為本;茶道的“凡”,說明從小事做起,契悟大道;品茶時的放,正是佛教常說的“放下”: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
中醫的養生保健方法眾多,茶的功效和飲茶時的茶道,使之獨樹一幟,歷來備受推崇。本文僅以淺陋之文略做描述,拋磚引玉,尚待茶道及養生高手不吝賜教,以使這傳承千年的中醫瑰寶能夠更加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