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12-12 05:31

  您的位置: 疾病百科 > 疾病 > 嗜鉻細胞瘤 > 嗜鉻細胞瘤的檢查

  嗜鉻細胞瘤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1.血、尿兒茶酚胺及其代謝物測定

  (1)尿中兒茶酚胺、香草基杏仁酸、3-甲氧基腎上腺素(MN)和甲氧基去甲腎上腺素(NMN)及其總和(TMN)均可升高。

  (2)血漿兒茶酚胺和DHPG測定:血漿兒茶酚胺值在本病持續或陣發性發作時明顯高於正常。僅反映取血樣即時的血兒茶酚胺水平,故其診斷價值不比發作期24小時尿中兒茶酚胺水平測定更有意義。

  2.腎上腺CT掃描

  為首選。做CT檢查時,由於體位改變或注射靜脈造影劑可誘發高血壓發作,應先用α-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劑控制高血壓,並在掃描過程中隨時準備酚妥拉明以備急需。

  3.磁共振顯像(MRI)

  可顯示腫瘤與周圍組織的解剖關係及結構特徵。

  4.B超

嗜鉻細胞瘤的檢查項目有哪些相關文章
嗜鉻細胞瘤90%以上為良性腫瘤。腫瘤切而呈棕黃色,血管豐富,間質很少,常有出血。腫瘤細胞較大,為不規則多角形,胞漿中顆粒較多;細胞可被鉻鹽染色,因此稱為嗜鉻為細胞瘤。據統計,80%~90%嗜鉻細胞瘤發生於腎上腺髓質嗜鉻質細胞,其中90%左右為單側單個病變。多發腫瘤,包括髮生於雙側腎上腺者,約佔10%。起源腎上腺以外的嗜鉻細胞瘤約佔10%;中國此項統計結果稍高一些。惡性嗜鉻細胞瘤約佔5%~10%,
發布於 2023-12-12 05:24
0評論
嗜鉻細胞瘤為起源於神經外胚層嗜鉻組織的腫瘤,主要分泌兒茶酚胺,根據腫瘤是來自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將副神經節瘤分為副交感神經副神經節瘤(包括化學感受器瘤、頸動脈體瘤等)及交感神經副神經節瘤(包括腹膜後、盆腔及縱隔後的副神經節瘤)。某些患者可因長期高血壓致嚴重的心、腦、腎損害或因突發嚴重高血壓而導致危象,危及生命,但如能及時、早期獲得診斷和治療,是一種可治癒的繼發性高血壓病。病因:嗜鉻細胞瘤是―種起
發布於 2022-10-08 04:18
0評論
嗜鉻細胞瘤為起源於神經外胚層嗜鉻組織的腫瘤,主要分泌兒茶酚胺,根據腫瘤是來自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將副神經節瘤分為副交感神經副神經節瘤(包括化學感受器瘤、頸動脈體瘤等)及交感神經副神經節瘤(包括腹膜後、盆腔及縱隔後的副神經節瘤)。某些患者可因長期高血壓致嚴重的心、腦、腎損害或因突發嚴重高血壓而導致危象,危及生命,但如能及時、早期獲得診斷和治療,是一種可治癒的繼發性高血壓病。1、甚麼是嗜鉻細胞瘤?嗜
發布於 2023-03-18 03:26
0評論
1、嗜鉻細胞瘤有哪些診斷試驗?實驗室測定血漿和尿的遊離兒茶酚胺(CA)(包括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及其代謝產物如VMA是傳統診斷嗜鉻細胞瘤的重要方法。腫瘤CA的釋放入血呈“間歇性”,直接檢測CA易出現假陰性。但CA在瘤細胞內的代謝呈持續性,其中間產物甲氧基腎上腺素類物質(metanephrines,MNs)以“滲漏”形式持續釋放入血,血漿遊離MNs和尿分餾的甲氧腎上腺素(urinary
發布於 2023-03-18 03:56
0評論
1.如能早期診斷則預後可明顯改善。 2.術前準備充分的情況之下手術的死亡率明顯降低。 3.因為家族性嗜鉻細胞瘤的複發率高,建議每年複查1次。若測定值異常,再進一步行影像學檢查。惡性嗜鉻細胞瘤的5年生存率低於50%。 4.完全切除腫瘤而高血壓治癒的患者約70%,其餘者仍有持續性高血壓或高血壓復發,可能是原發性高血壓或腎性高血壓,通常降壓藥物可以良好控制血壓。
發布於 2023-12-12 05:38
0評論
嗜鉻細胞瘤是來源於交感神經系統的嗜鉻細胞,大約90%的嗜鉻細胞瘤發生於腎上腺髓質,約10%發生在腎上腺外,多數位於腹腔,只有1%-2%的嗜鉻細胞瘤發生於胸腔,多見於後縱隔。原發於心髒的嗜鉻細胞瘤罕見,原發於心髒的嗜鉻細胞瘤源於副神經節(心房或房間隔)和內臟自主神經副神經節,最多見於左心房。由於腫瘤常累及瓣膜或冠狀動脈血供,手術切除困難。診斷策略:心臟嗜鉻細胞瘤與腎上腺嗜鉻細胞瘤不同,心臟嗜鉻細胞
發布於 2022-10-11 18:48
0評論
嗜鉻細胞瘤:起源於腎上腺髓質嗜鉻細胞的腫瘤,合成、存儲和分解代謝兒茶酚胺,並因後者的釋放引起症狀。副神經節瘤:起源於腎上腺外的嗜鉻細胞的腫瘤,包括源於交感神經(腹部、盆腔、胸部)和副交感神經(頭頸部)者。前者多具有兒茶酚胺激素功能活性,而後者罕見過量兒茶酚胺產生。2004年,WHO的內分泌腫瘤分類將嗜鉻細胞瘤定義為來源於腎上腺髓質的產生兒茶酚胺的嗜鉻細胞的腫瘤,即腎上腺內副神經節瘤;而將交感神經
發布於 2023-01-06 08:16
0評論
對於嗜鉻細胞瘤來說是良性還是惡性難以判斷,即使取得組織病理仍不能判斷。根據WHO的診斷標準:惡性嗜鉻細胞瘤(malignantpheochromocytoma)是在沒有嗜鉻組織的區域出現嗜鉻細胞(轉移灶)如骨、淋巴結、肝、肺等。局部浸潤和腫瘤細胞分化程度均不能用於區分嗜鉻細胞瘤的良惡性。WHO的腎上腺腫瘤的組織分類將嗜鉻細胞相關腫瘤分為腎上腺髓質腫瘤和腎上腺外副神經節瘤兩大類:前者包括良、惡性P
發布於 2023-01-06 08:31
0評論
嗜鉻細胞瘤/副神經節瘤(pheochromocytoma/paraganglioma,PHEO/PGL)佔高血壓病人的0.1%~0.6%,年發病率3~4/100萬人,屍檢發現率約為0.09%~0.25%,人群中約50~75%的PHEO/PGL未被診斷。目前約25%的PHEO系影像學偶然發現,佔腎上腺偶發瘤的4%~5%。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別,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多見於40~50歲。PGL佔全部嗜鉻
發布於 2023-01-06 08:26
0評論
甚麼是惡性嗜鉻細胞瘤?惡性嗜鉻細胞瘤該如何治療?答:多種病理學指標用於預測嗜鉻細胞瘤的惡性行為,但迄今最具預測價值的是定位於腎上腺外、腫瘤的直徑>5cm和有SDHB基因突變的嗜鉻細胞瘤要考慮為惡性,除此以外,血、尿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顯著升高亦提示惡性可能,需引起臨床重視。惡性嗜鉻細胞瘤主要的治療方法如下:(1)手術切除原發或轉移病灶仍是主要治療手段,手術減瘤雖不能延長生存,但有助控制血壓等
發布於 2023-03-18 03:5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