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7 00:29

  【引言】
  我國膽囊癌發病率在惡性腫瘤中排第19位,在消化道惡性腫瘤中排第6位,居膽道惡性腫瘤首位。多數膽囊癌病例是膽囊切除後經病理檢查發現的,術前就能明確診斷的並不多見。本例患者在術前即診斷為膽囊癌侵犯肝臟,確定合適的治療方法將直接影響預後。
  【病例資料】
  患者女性,64歲,因“冠心病”就診於外院,診療期間行腹部CT檢查,發現“膽囊癌,肝轉移”,無腹部症狀及體徵,二便及飲食正常。患者入院後查血常規及生化全項無明顯異常;CEA和CA199處於正常範圍;查體無陽性體徵。
  【治療經過】
  複閱外院CT片,考慮患者肝臟病灶為膽囊癌直接侵犯所致(如圖),

  病灶相對侷限,可以完整切除,無淋巴結轉移和腹盆腔種植轉移及遠處轉移跡象。綜合考慮患者一般情況、肝腎功能及腫瘤狀況,決定行膽囊癌根治術,同期切除膽囊及受侵肝組織。開腹後探查,膽囊區及肝臟V段及IV段可觸及5×6cm腫物,質硬、界欠清。分離切斷肝圓韌帶,遊離肝鐮狀韌帶。解剖肝十二指腸韌帶,顯露並結紮膽囊管、膽囊動脈,分離膽囊頸部。解剖肝門,第一肝門備肝門阻斷帶。清掃肝門部淋巴結。分離肝鐮狀韌帶及右冠狀韌帶、右三角韌帶,將右肝向前下方托起。肝臟表面距腫瘤2.0cm確定切離線,沿預定切離線縫扎數根牽引線。以超吸刀沿預定切離線逐層分離肝組織,切離面纖維及細小血管予以電凝切斷,遇較大血管予以結紮後切斷。完整切除右肝腫物及周圍部分正常肝組織以及膽囊。膽囊管切緣送冰凍切片病理檢查,結果回報未見癌細胞。患者術後恢復順利,第九天拆線出院。
  【病理及預後】
  手術標本見圖

  腫瘤剖面呈典型的魚肉樣改變。病理結果: 膽囊中-低分化腺癌,可見瘤栓,累及肝組織;周圍肝可見脂肪變性。膽囊切緣及肝切緣均未見癌。淋巴結未見轉移。患者目前已術後已九個月,複查CT無復發轉移跡象。
  【病例討論】
  手術是膽囊癌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如能達到根治性切除,將大大改善患者預後。本例患者膽囊癌直接侵犯肝臟,無淋巴結轉移,腫瘤分期T3N0M0,為ⅡA期病例,根據以往的報導,根治性切除後的五年生存率可達15-63%。術前明確診斷是制定合理治療方案的前提。對於術前即懷疑膽囊癌的患者,應按根治性手術做準備,不建議行腹腔鏡探查,後者可增加膽囊破裂、種植轉移的風險,並且會額外增加穿刺孔轉移的風險。手術過程中膽囊破裂膽汁外流是術後復發轉移尤其是種植轉移的一個高危因素,術中應仔細解剖,嚴格無瘤操作。建議術中首先解剖並結紮膽囊管。
  對於行單純膽囊切除後病理診斷為膽囊癌的患者,是否行二次手術及二次手術的方式將直接影響預後。對於分期為T1a的患者,單純切除膽囊即可達到根治,無需再次手術。對於分期為T1b的患者,是否行再次手術尚存在爭議,但是考慮到膽囊癌惡性程度較高進展較快,多數專家建議行再次手術。T2患者在此類偶然發現的膽囊癌患者中佔的比率最高,可達67%,這些患者必須行再次手術確保達到根治效果。T3期患者因為病變已經外侵,相當一部分患者合併種植轉移,因此有專家建議行二次手術的時候應先行腹腔鏡檢查明確分期,如不存在種植轉移,再轉開腹行二次手術,以避免盲目開腹。
  二次手術的最主要目的是取得陰性切緣和清掃肝門部淋巴結。切緣包括受累的肝臟切緣和膽管切緣。在切除受累肝臟時,並不要求像肝癌手術那樣行解剖性肝切除,只要達到切緣陰性即可。多數情況下,2cm的切緣就可滿足要求。膽囊管切緣需行術中冰凍病理檢查。和以往的一些觀點不同,臨床研究證實只要切緣達到陰性就沒有必要常規切除膽總管,後者只會增加手術併發症和死亡率,對生存率無明顯提高作用。膽囊癌的根治性手術涉及到肝門部位的複雜解剖和肝臟部分切除術;並且大宗回顧性分析研究證實,術中冰凍證實為膽囊癌後立即行根治性手術和二次手術相比,對預後沒有影響。因此建議病理診斷後轉專科醫院或肝膽外科中心行二次根治性手術。

甚麼是膽囊癌的根治手術?相關文章
隱匿性膽囊癌的根治性手術原則:1、若術後病理切片發現癌腫僅侵犯至粘膜層或肌層者,單純行完整膽囊切除術已達根治目的,可不必再行第二次根治性手術。膽囊癌的淋巴轉移首先累及膽囊三角及沿膽總管分佈之淋巴結。2、位於膽囊頸,尤其是膽囊管的癌腫,由於位置鄰近膽囊三角,故較早發生上述淋巴結轉移。膽囊頸癌腫術後複發率也顯著高於膽囊體底部癌腫組。因此,位於膽囊頸、膽囊管的隱匿性膽囊癌,無論其侵犯至膽囊壁的哪一層,
發布於 2022-12-10 23:37
0評論
隱匿性膽囊癌是指術前,術中均未發現膽囊癌,而行常規膽囊切除術,術後病理切片確診為膽囊癌者。術後病理結果多術後一週才能獲得,所以面臨的問題為是否需要再次行根治手術。若術後病理切片發現癌腫僅侵犯至粘膜層或肌層,位置遠離肝臟和膽囊管,單純行膽囊切除術已達根治目的,可不必再行第二次根治性手術。膽囊癌的淋巴轉移首先累及膽囊三角及沿膽總管分佈之淋巴結。而位於膽囊頸,尤其是膽囊管的癌腫,由於位置鄰近膽囊三角,
發布於 2023-01-15 02:01
0評論
原發性膽囊癌是一種高度侵襲及轉移性的惡性腫瘤,是最為常見的膽道系統惡性腫瘤,發病率佔消化道惡性腫瘤的第5~6位,近年來有上升趨勢。隨著膽囊癌診斷水平的進步及肝切除聯合淋巴清掃等手術技術的提高,根治性切除的療效再次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目前國內外關注較多的是膽囊癌分期與治療、早期與意外膽囊癌處理和膽囊癌擴大根治術規範,本文對此綜述如下。一、膽囊癌分期與治療目前常用的分期方法主要以下三種:TNM分
發布於 2023-03-11 11:01
0評論
膽囊癌需手術治療,具體術式視病情而定:1、病變侷限粘膜者(I期),行單純膽囊切除木,不需根治術;2、凡達II到III期,即侵及粘膜肌層、肌層和全層,甚至有肝門、膽總管周圍及十二指腸後淋巴結轉移者,則需行擴大膽囊切除術,鄰近肝組織切除3~5cm,疑轉移淋巴結及脂肪組織一併清除,肝十二指腸韌帶“骨骼化”,還可行膽總管切除,膽腸吻合術;3、若肝臟已有轉移,則視情況行膽囊切除及肝臟楔形切除,或切除右半肝
發布於 2023-01-15 02:06
0評論
膽囊癌的治療中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式,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手術治療都可以根治,也不是說膽囊癌手術治療只有根治性手術切除這樣一種方式,其它的患者都無法選擇手術治療了,我們常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手術方式,主要是依據於膽囊癌的浸潤和轉移程度,切除的原則為儘可能的清掃癌組織,防止復發,但同時也必須要兼顧患者的身體狀況。除手術治療外,膽囊癌的治療方式還有化療、放療、中醫藥治療等。 1、單純膽囊切除 病
發布於 2024-02-23 20:33
0評論
一、定義臨床診斷為膽囊良性疾病而行膽囊切除術,在術中或術後經病理檢查確診為膽囊癌,稱為意外膽囊癌。有人認為,因任何原因行膽囊切除術,術中或術後偶然發現的膽囊癌均屬意外膽囊癌。二、發生率國外文獻報道,在外科治療的膽囊癌中,意外膽囊癌約佔27%-41%。上海市東方醫院普外科2004年1月-2006年12月間收治的膽囊癌中,意外膽囊癌佔49%。由於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大多數醫院已取代開腹膽囊切除術,成為
發布於 2023-03-11 04:16
0評論
膽囊癌疾病介紹:膽囊癌是膽道系統常見腫瘤,其惡性程度高、易早期轉移,對化療藥物不敏感,預後較差。慢性萎縮性膽囊炎、膽囊結石、膽囊腺瘤、膽囊腺肌症等均是發生膽囊癌的危險因素。臨床表現:80%以上的患者合併膽囊結石,因常表現出與膽囊結石膽囊炎相似的症狀而被忽視。晚期由於癌組織侵犯膽管或者轉移腫大的淋巴結壓迫膽管可引起阻塞性黃疸,甚至膽管炎。診斷:膽囊癌的診斷主要依靠B超、CT、MRCP等影像學檢查,
發布於 2023-01-09 06:21
0評論
膽囊癌泛指原發於膽囊的惡性腫瘤,以腺癌所佔比例最高,其次為鱗癌、混合癌及未分化癌。因其惡性程度高、易早期轉移、難於早期發現、對化療藥物不敏感等特點,預後較差。臨床表現1、消化道症狀:絕大多數患者出現消化不良、厭油膩、噯氣、胃納減少;2、右上腹疼痛:80%以上患者由於合併膽囊結石,表現與膽囊結石膽囊炎相似的症狀,如右上腹不適繼之出現持續性隱痛或鈍痛,有時伴陣發性劇痛並向右肩部放射;3、右上腹腫塊:
發布於 2023-01-09 13:56
0評論
自1777年deStoll首次描述膽囊癌以來,如何提高膽囊癌的診斷水平和治療效果一直是外科醫師所面臨的挑戰。在世界各地,原發性膽囊癌(primarycarcinomaofgallbladder)的發病率地區差異較大,報道在1/100000~27/100000之間,不同性別之間發病率差異較大,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3~4倍,年齡差異也較大,其多發生於老年女性病人,發病高峰年齡在60歲左右。原發性膽囊癌
發布於 2023-01-29 10:57
0評論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發現膽囊結石、膽囊炎的發生率逐年增加,甚至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小朋友也深受其害。膽囊結石、膽囊炎一旦發展成為慢性膽囊炎,就面臨著新的隱患DDD癌變,膽囊也會癌變,這個嚴重問題往往不為很多人所知,膽囊惡變的過程非常隱匿,其導致的右上腹隱痛病人往往以為是膽囊結石或炎症引起的,B超檢查往往也是隻見石頭未見癌變,等到腫瘤長大甚至“原形畢露”時,絕大多數人已失去根治的機會,
發布於 2023-02-09 00:4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