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9 09:37

  腦血管病是一種嚴重影響我國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其中75%-90%為缺血性腦血管病,因此,腦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防治是我國醫療工作的重中之重。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在75%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患者與60%腦梗塞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顱內外腦灌注動脈硬化斑塊與狹窄,我國大概每年有40-50萬新發的卒中患者與顱內動脈狹窄有關,是美國的10倍。頸內動脈顱內外段狹窄是導致腦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頸內動脈顱內段狹窄患者腦缺血發生率為27.3%,其中卒中發生率為15.2%,短暫性腦缺血發生率為12.1%。
  大多數有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患者沒有明顯症狀,狹窄大於75%的患者在第一年的中風發病率是2-5%。如果斑塊有潰瘍,則每年的中風發病率達到7.5%。對於出現症狀的患者,其中風的發病率要高的多。北美症狀性頸動脈內膜剝脫協作組研究資料顯示症狀性狹窄70-99%的患者在2年之內中風發病率達到26%。
  造成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少見的有動脈夾層形成、動脈炎、肌纖維發育不良、放射損傷等。以起始段狹窄最為多見。頸內動脈狹窄程度是區分有無卒中危險和影響預後的標誌之一,頸內動脈狹窄程度愈顯著,發生卒中的危險性和卒中死亡率愈高。武漢同濟醫院神經外科於加省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過程:
  1、各種高危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壓和高血糖導致血管內皮損傷,炎症細胞和過量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聚集於受損的血管內皮處。
  2、單核細胞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內皮進行浸潤。
  3、單核細胞轉化為巨噬細胞,攝取過氧化修飾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並最終轉化為泡沫細胞。
  4、泡沫細胞形成動脈壁脂紋基礎,隨著更多的脂質、巨噬細胞和平滑肌細胞的加入,斑塊逐漸增大。
  5、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包含一個脂核心,其表面由纖維帽覆蓋,具有較薄的纖維帽的斑塊容易破裂導致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無症狀性顱內外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的自然史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慢性累計全身的進展性疾病。血管壁上可見到脂紋、纖維斑塊、粥樣潰瘍、混雜斑塊等各種病理改變,以及局部血栓、鈣化和斑塊內出血。當這些病理改變出現在腦灌注動脈時,則可導致同側腦組織低灌注,從而產生一過性腦缺血,或由於易損斑塊產生的小栓子脫落引發腦梗塞。當以上病理變化已經存在,但還未發生臨床症狀時,稱之為“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
  無症狀性顱內外動脈狹窄,僅在血管狹窄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輕度狹窄通過遠端血管擴張、降低血管阻力等血管自動調節機制使腦血流量保持基本恆定,但隨著狹窄的不斷加劇和末梢灌注壓的不斷下降,最終失代償發生腦梗死。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在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約5%存在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75歲以上則高達10%。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50%的發生率為2%-8%,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80%的發生率為1%-2%。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同側卒中發生風險約為1%-3%。在一項長期研究中,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0%-49%的患者10年和15年的同側卒中風險為8.7%。但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50%-99%的患者同側卒中風險為16.6%。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50%的患者心肌梗死和非卒中性血管性死亡的風險明顯增加,有證據表明,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卒中發生有2%-40%並非由狹窄本身引起,而是由心源性栓塞和腔隙性梗死造成。
  症狀性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
  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患者卒中發病率明顯增高。有研究表明大腦中動脈狹窄患者每年的卒中發生率為7.8%。

  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引起缺血性卒中的機制可能包括:

  1、狹窄造成低灌注;

  2、斑塊破裂引起狹窄部位血栓形成;

  3、斑塊部位栓子脫落造成遠端血栓;

  4、斑塊部位小的動脈閉塞。
  顱內外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好發部位
  包括頸動脈分叉處、椎動脈起於鎖骨下動脈處,頸動脈和無名動脈始端、頸內動脈虹吸部和大腦前動脈發出處、基底動脈直接發出分支部位等。
  顱內外動脈狹窄的輔助檢查:
  1、TCD
  2、CTA
  3、MRA
  4、DSA
  5、頸動脈彩超
  6、CTP/SPECT
  顱內外動脈狹窄的處理
  顱內外動脈狹窄的干預首先是控制危險因素,對高血壓、糖尿病、血脂代謝異常及不良生活習慣的管理和治療。常用藥物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他汀類降脂藥、抗血栓藥物等。其中阿司匹林是常用藥,但其療效並不是十分令人滿意。
  顱內外動脈狹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2010中國卒中一級預防指南》針對顱內外動脈狹窄提出推薦意見,意見指出:對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一般不推薦手術治療或血管內介入治療,首選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或他汀類藥物治療。、對於重度頸動脈狹窄(>70%)的患者,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考慮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血管內介入治療術。
  動脈粥樣硬化及狹窄的危險因素及其防治:
  高血壓、糖尿病、血脂代謝異常、吸菸、卒中家族史、心臟病史等是顱內外動脈狹窄常見的危險因素,幾種危險因素並存可使動脈狹窄的危險性明顯增加。
  高血壓: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及卒中獨立的危險因素,在控制其他危險因素後,收縮壓每升高10mmHg,卒中發病的相對危險增加49%,舒張壓每增加5mmHg,卒中發病的相對危險增加46%。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高血壓非常重要,是防治高血壓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血壓水平在正常高值的人群尤為重要。早期或輕度高血壓患者應首選改變生活方式治療,3個月效果仍不佳者,應家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一旦患者開始應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多數需要按時隨診,及時調整用藥或劑量,直至達到目標血壓水平。
  降壓目標:普通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降至<140/90mmHg;
  伴有糖尿病或腎病患者最好降至<130/80mmHg。
  老年人(≥65歲)收縮壓可根據具體情況降至<150mmHg,如能耐受,還可進一步降低。
  正常高值血壓(120-139/80-89mmHg)如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或慢性腎衰者,應服用降壓藥。
  2、吸菸

  吸菸是動脈粥樣硬化及缺血性卒中的危險因素。長期被動吸菸與主動吸菸一樣,都增加缺血性卒中發生的危險。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不吸菸並且避免被動吸菸,戒菸也同樣可以降低卒中的風險。
  3、糖尿病

  糖尿病是動脈粥樣硬化及缺血性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有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人應定期檢測血糖,必要時測定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漿白蛋白或做糖耐量試驗;糖尿病患者應改進生活方式,首先控制飲食,加強體育鍛煉。2-3個月血糖控制不滿意者,應選用口服降糖藥或使用胰島素治療。
  4、血脂異常

  血脂異常與動脈粥樣硬化及缺血性卒中的發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關性。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後女性應每年進行血脂檢查,動脈粥樣硬化等高危人群,有條件者建議定期(6個月)檢測血脂。血脂異常患者依據其危險分層決定血脂的目標值。首先應進行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包括減少飽和脂肪酸(牛、羊、豬等動物的脂肪,少數植物如椰子油、可可油、棕櫚油、橄欖油等中也多含此類脂肪酸)和膽固醇(禽蛋、動物的肝臟等)的攝入、選擇能加強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效果的食物(玉米、大豆、黃豆等)、戒菸、減輕體重、增加有規律的體力活動等,並且定期檢測血脂。改變生活方式無效者採用藥物治療。
  5、飲食和營養

  每日飲食種類應多樣化:採用包括水果、蔬菜和低脂奶製品以及總脂肪和飽和脂肪含量較低的均衡食譜。建議降低鈉攝入和增加鉀攝入量:推薦的食鹽攝入量≤6g/d,鉀攝入量≥4.7g/d。每日總脂肪攝入量應<總熱量的30%,飽和脂肪<10%;每日攝入新鮮蔬菜400-500g,水果100g,肉類50-100g,魚蝦類50g,蛋類每週3-4個,奶類每日250g,食用油每日20-25g,少吃糖類和甜食。
  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動脈粥樣硬化存在聯繫。普通人群可通過食用蔬菜、水果、豆類、肉類、魚類和加工過的強化穀類滿足每日推薦攝入量葉酸(400ug/d),維生素B6(1.7mg/d),維生素B12(2.4ug/d),可能有助於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對於存在顱內外動脈狹窄的患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根據醫生的指導用藥和接受治療,以預防缺血性卒中等重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我院腦病一科陳志剛主任醫師,從事中醫腦病臨床工作近30年,在中醫藥治療腦血管病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和特點,其經驗方“慢性腦供血不足方”,在治療顱內外動脈狹窄方面有良好的療效,尤其在改善患者症狀及改善腦灌注腦血流量方面療效顯著。

顱內和顱外動脈狹窄患者的必備讀物相關文章
醫療診治規範或指南的制定是提高診治效益、保證患者最佳預後、以及合理經濟醫療開支和費用的重要措施。本指南是關於顱外頸動脈和椎動脈病變(ECVD)的,是ACCF/AHA指南編寫委員會根據以往的版本,總結了2010年5月份以來的相關文獻,修改升級而成。本文從中摘譯部分,供大家參考並提出寶貴意見,也為臨床實踐提供參考依據。顱外血管病變和卒中顱外血管強調的是影響腦組織供血的血管網,主要包括頸動脈系統和椎基
發布於 2022-10-10 19:03
0評論
治療的方法有四種,包括:1、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飲食、適當活動)2、藥物治療3、介入治療4、外科開刀的治療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能做到的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無論是多麼嚴重的狹窄,還是介入或者開刀之後,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必須的,健康生活方式最主要的就是合理均衡的營養(避免過多的油脂,限鹽),合適的身體鍛鍊,戒菸,不酗酒,嚴格控制高血壓和高血糖。否則,斑塊狹窄容易不斷加重,即使做了支架或者手術,也更容易
發布於 2023-03-06 02:56
0評論
顱內動脈瘤是顱內動脈壁上的異常膨出。根據大宗屍檢報道,顱內動脈瘤的發生率為0.2%~7.9%,但大多數為未破裂動脈瘤,破裂顱內動脈瘤年發生率為10%。據統計,該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其高峰發病年齡為40~60歲。動脈瘤一旦破裂,第一次出血的死亡率達40%,第二次出血的死亡率為60~70%。第一次出血後經保守治療存活下來的病人,有35%將在一年內再次出血而死亡,51%將在5年內死亡。動脈瘤出血後1年
發布於 2022-10-20 14:14
0評論
缺血性卒中佔所有卒中的70%以上。我國因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造成的缺血性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是病人發病的重要原因。研究顯示,狹窄率超過70%的嚴重腦動脈狹窄患者,採用藥物治療療效欠佳;傳統外科手術治療創傷大,併發症發生率高;而腦動脈支架是一種微創的治療方法,部分嚴重腦動脈狹窄的患者可以從支架成形術中明顯獲益。應用顱內腦動脈支架。腦動脈支架手術時,在病人股動脈內插入導管,把支架輸送到達腦血管的狹窄
發布於 2022-10-04 13:30
0評論
儘管動脈瘤頸夾閉術仍是作為顱內動脈瘤治療的金標準,但是由於其創傷較大,風險高,尤其是後循環的動脈瘤和病情嚴重的患者,手術可能會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導致死亡。在提倡疾病治療微創化的潮流中,應用血管徑路作為到達和治療顱內血管病變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各種輸送系統(如微導管等)和其它器械的發展。顱內動脈的扭曲、狹窄及不規則性,如頸內動脈虹吸部成為顱內導管超選的障礙,使治療較為困難。而顱內動脈被腦實質包
發布於 2022-12-27 02:20
0評論
2009年3月1日發表在美國&lt;&lt;血管外科雜誌&gt;&gt;的研究結果顯示頸動脈狹窄患者行支架成形術後其顱內出血的風險較行內膜剝脫術高出6倍(CarlosH.Timaran,JournalofVascularSurgery,2009;29:623-629)。研究者對此併發症立項研究主要是因為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和頸動脈支架成形術後顱內出血的發生率雖然很低,但是一旦發生則可能是災難性的併發
發布於 2023-02-20 15:06
0評論
病情分級:Hunt和Hess分級法分類        標準0級       未破裂動脈瘤Ⅰ級       無症狀或輕微頭痛北京協和醫院介入治療科張曉波Ⅱ級       中一重度頭痛.腦膜刺激徵.顱神經麻痺Ⅲ級       嗜睡,意識混濁,輕度局灶神經體徵Ⅳ級       昏迷,中或重度偏癱,有早期去腦強直或自主神經功能紊亂Ⅴ級       深昏迷,去大腦強直.瀕死狀態適應證①破裂動脈瘤:如患者全
發布於 2022-10-19 06:29
0評論
日常生活中,顱內動脈瘤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還比較陌生,但這種疾病卻可以出現在任何年齡的患者中,一旦發病死亡率極高,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還沒趕到醫院,已告別人世。顱內動脈瘤可以說是隱藏在我們身體裡的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威脅到我們自身及周邊親人的生命。那麼甚麼是顱內動脈瘤呢?下面為大家做一下關於腦動脈瘤的臨床知識介紹。甚麼是顱內動脈瘤顱內動脈瘤又稱腦動脈瘤,是腦動脈內腔的侷限性異常擴大造成動脈壁的一種
發布於 2022-12-22 03:30
0評論
內鏡神經外科目前已經成為微創神經外科的最重要和最活躍的領域之一。其中,內鏡經鼻顱底外科運用天然腔道鼻腔、在不牽拉腦組織的情況下,能夠充分暴露病變,最大限度的切除病變,以其微創、術後恢復快和費用低的優勢造福於廣大的患者,並獲得越來越多的顱底外科醫生的重視,將成為未來顱底外科發展的必然趨勢。一、        內鏡經鼻顱底外科的歷史沿革運用內鏡技術處理顱底病變,最早可追溯到1963年Guiot等[1
發布於 2023-01-27 15:22
0評論
儘管有許多病因可以引起腦動脈狹窄,動脈粥樣硬化是其主要原因。美國每年死於卒中的病人約160,000,每15個死亡的病人中有1個是死於卒中。目前,在我國卒中已列為死亡的第1位主要的病因,超過心臟病、癌症。每年,大約有600,000新的或複發性的卒中病人,其中,大約有500,000為首發的卒中病人,100,000為復發的病人。在Framingham研究中,卒中最常見類型為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佔所有
發布於 2022-10-01 01:3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