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中藥市場的重新興起,中藥是否安全的問題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那就是中醫藥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中醫對 "中藥毒性 "有三種不同的理解:
一、"毒 "即藥:早在周代,"毒 "和 "藥 "就被用來指代 "中藥"。
一、"毒 "即藥:早在周代,"毒 "與 "藥 "不分,與 "毒 "混用。
第一,"毒 "是藥。
第二,"毒 "指的是藥物的偏性:泛指藥物的強度、剛度、柔度和速度。
古人認為,中藥之所以能治病,就是用中藥的偏性來祛邪扶正,糾正人體氣血、陰陽的偏性,以恢復平衡,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第三,"毒 "是指毒副作用:有些藥物藥性強,作用苛刻,使用後容易產生不良反應,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和損害。與以前廣義的 "毒藥 "相比,這種不良反應是狹義的 "毒藥"。現行的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簡稱《中國藥典》)(第一部)收錄了616種中藥材,其中記載的毒性中藥分類仍以歷代藥材的經驗為基礎,分為大毒、中毒、小毒三個級別,共80餘種。
現代中醫理論認為,毒性是指藥物對人體產生的嚴重不良反應和損害,是用來反映藥物安全性的一種屬性。毒性反應會對內臟和組織造成損害,使機體功能紊亂,發生病理變化,甚至死亡。目前普遍認為:毒藥是指毒性和藥理作用強,安全範圍小(治療量接近毒量或致死量),在應用不當甚至正常使用劑量下容易發生毒性反應的中藥。現代中藥毒性的完整概念還應包括急性、亞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變、致畸、致癮等。
人們普遍認為,"藥 "是治病的,是救命的,而 "毒 "是疾病的,是生命的殺手。而 "毒藥 "則是 "藥 "與 "毒 "之間的關係。這兩者是相互對立的。毒藥對人體既有不利影響,又有治療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中藥的有毒物質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有毒成分為非有效成分,如半夏、白果、芹菜等。均含有無治療作用的有毒成分,可將其除去,以防中毒;二是有毒成分為有效成分,即其治療疾病的毒性,如川烏、草烏、雪上一枝蒿等烏頭類藥物,其烏頭鹼有劇毒;三是有毒成分為非有效成分,即其治療疾病的毒性。
其實,只要是有不良反應的藥物,當然,中藥的不良反應率要比西藥低很多。2012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統計顯示,西藥的不良反應率為81.6%,而中藥的不良反應率只有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