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證據表明化療在低級別膠質瘤中的作用,除了那些患有視交叉膠質瘤和中腦膠質瘤的嬰兒和兒童因為不能用放射治療而選擇化療。
基於化療對少突膠質瘤的基因特異性亞型的作用,缺乏1p和19q的腫瘤比1p和19q完整的腫瘤對化療更敏感,人們對低級別少突膠質瘤的化療有了新的興趣。
低級別膠質瘤患者是否需要化療?
發布於 2023-01-04 17:16
低級別膠質瘤患者是否需要化療?相關文章
1、低級別膠質瘤(low-gradeglioma,LGG)是一類不常見的、WHO分類為I和II級的、原發的中樞神經系統腫瘤。通常處於非活動狀態,但是大部分腫瘤最終會演變成致命性的高級別膠質瘤。2、腫瘤較大,或者有廣泛的神經系統症狀的患者,立即手術切除是普遍被接受的治療方案。3、那些症狀短暫,體積較小的且沒有佔位表現的腫瘤,緊密的觀察隨訪是個選擇。後續的手術治療可以在病人出現腫瘤加速生長或者腫瘤轉
發布於 2023-03-12 11:51
0評論
患者:2011年8月2日出現右耳耳鳴,在武漢協和醫院做磁共振加強和波譜分析,診斷為:1,四疊體低級別膠質瘤,並腦積水;2,間質性腦水腫我們已於2011年9月13日已經按照醫生建議在武漢協和醫院做了分流術,恢復的情況很好。今年(2012年)有過兩次頭疼,每次都是早晨喊額頭部位疼。以為是感冒,讓她喝了點感冒沖劑就好了。上次(4月3日)到我們當地醫院醫生按了幾下調壓泵,說怕是堵管,可CT結果顯示分流效
發布於 2022-10-19 22:34
0評論
低級別膠質瘤,不常見。通常處於休眠狀態,在大部分病人,最終演變為致命的腫瘤。手術,放療,化療在特定病人肯定是有效果的。關於這些病人的最適合治療方案仍有很多不確定性存在。1、對於大的腫瘤,或者有廣泛的神經系統症狀的病人,立即手術是普遍需要的。目標在於獲得診斷和縮小腫瘤體積。2、對於症狀短暫,以及腫瘤較小,沒有引起佔位表現的腫瘤,我們建議手術切除。然而,對於此類病人,仔細的隨訪也是一個選擇。如果一旦
發布於 2023-03-12 12:21
0評論
惡性膠質瘤的發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一半以上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年齡大於65歲。因此,老年人已經成為膠質母細胞瘤最多的人群。隨著年齡的增長膠質母細胞瘤的預後也越來越差,各種研究表明高齡是膠質母細胞瘤的獨立危險因素。長久以來對於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的膠質母細胞瘤的治療都偏於保守,而且沒有達成一個普遍的共識,而且一直以來臨床試驗入選標準都將老年患者排除在外,直到近期兩個III期臨床實驗結果的發表,使得
發布於 2022-10-10 04:33
0評論
歐洲腫瘤學會(ESMO)對於高級別膠質瘤發佈診療及隨訪指南,其中對於復發的高級別膠質瘤的治療有以下推薦:對於復發且一般狀態較好的患者,如果未進行過細胞毒藥物化療,用該類藥物進行化療可以受益,間變性星形細胞瘤較膠母細胞瘤對替莫唑胺療效可能會更好。對於已進行過化療的復發患者,尚無確切化療方案;參加各種臨床藥物試驗,患者會得到最好的治療。對於不加篩選的復發患者,亞硝脲藥物使某些患者受益;隨機研究提示E
發布於 2022-10-10 05:08
0評論
近年來研究發現:在大腦半球,緩慢生長的腫瘤(如低級別膠質瘤或腦膜瘤)比迅速生長的腫瘤(如神經膠質母細胞瘤)更易導致癲癇發作,尤其是那些腫瘤主體位於大腦皮質的低級別膠質瘤,病人常以癲癇為首發症狀[1]。目前,對於腫瘤性癲癇病人而言,手術仍是主要的治療方法,而手術前後存在許多影響癲癇預後的因素,本文即就這些因素綜述如下。1、術前因素1.1癲癇有關因素1.1.1發病年齡和病程:一般認為,成人低級別膠質
發布於 2022-10-20 02:14
0評論
高級別膠質瘤(WHOIII-IV級)是成人最常見的惡性原發性腦腫瘤。新發病例的治療方案包括最大範圍的安全切除及後續同步放化療,目前的中位生存期僅12~15個月。患者經過治療終將出現腫瘤復發,但復發後的治療缺少公認的標準,對是否選擇再次手術存在爭議該研究共納入31個有意義的獨立研究,因2002年起施行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療方案,故將研究資料劃分為早期(1980~2002年)及後期(2002年至今)。回
發布於 2022-10-20 11:24
0評論
1、放化療(使用替莫唑胺)是目前針對新近確診的膠質母細胞瘤標準的治療方案。2、輔助PCV化療(甲基苄肼,洛莫司汀,長春新鹼)目前是新近確診的含有1p/19q共缺失的間變少枝膠質瘤標準的治療方案。3、化療是復發的低級別膠質瘤和間變膠質瘤的標準的治療方案。4、對於MGMT啟動子甲基化的膠質母細胞瘤,替莫唑胺化療比單純放療更加有效!5、對於復發膠質母細胞瘤可以考慮使用洛莫司汀(CCNU)或者使用替莫唑
發布於 2023-03-12 11:56
0評論
惡性膠質瘤化療的過去烷化劑類抗腫瘤藥物在膠質瘤治療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早在1960年就開始把氮芥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但在90年代末以氮芥為主的化療方案中,膠質母細胞瘤的反應率也僅為4.3%,效果並不令人滿意。另一大類烷化劑類藥物——亞硝基脲類藥物,是從70年代末開始用於惡性膠質瘤化療試驗性治療的,這類藥物從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都在惡性膠質瘤化療方案中佔有統治地位。這類藥物憑藉其較高的脂
發布於 2022-10-10 05:03
0評論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惡性膠質瘤的化療已經進入的“替莫唑胺的時代”。替莫唑胺是在由Steven首次合成的,它是一種含有咪唑四嗪環的烷化劑類抗腫瘤藥物。它本身並沒有活性,屬於前體藥物,須在生理水平PH下經非酶途徑轉化為活性化合物MITC(5-(3-甲基三氮烯-1-基)咪唑-4-酰胺),後者進一步水解成活性代謝產物才能顯現抗腫瘤活性。理論上,MTIC的抗腫瘤活性主要是通過與鳥嘌呤的第六位氧原子
發布於 2022-10-10 04:5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