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髖關節假體仿照人體髖關節的結構,將假體柄部插入股骨髓腔內,利用頭部與關節臼或假體金屬杯形成旋轉,實現股骨的曲伸和運動。人工髖關節假體分為單極、單極全髖、雙動半髖和全髖、可換頭部雙動半髖和全髖形式。
人工髖關節-主要技術性能指標
1、材料:股骨頭柄分別採用鈦合金、鈷鉻鉬合金、超低碳不鏽鋼材料製造,塑料內臼、髖臼採用無毒超高分子聚乙烯製造,金屬杯採用鈦合金(與鈦合金、鈷鉻鉬合金股骨頭柄配合)和超低碳不鏽鋼材料製造。
2、組成:
a)單極由股骨頭柄組成;
b)單極全髖由股骨頭柄和塑料髖臼組成;
c)雙頭半髖由股骨頭柄、塑料內臼和金屬杯組成;
d)雙動全髖由股骨頭柄、塑料內臼、金屬杯和塑料髖臼組成。
3、加工方法:
鈦合金產品毛坯採用熱等靜壓的加工方法。鈷鉻鉬合金採用鑄造的加工方法,不鏽鋼採用鍛造的加工方法,後經機加工成型,並經過表面處理而成。
產品適應症
適用於陳舊性股骨頸骨折不癒合;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治療性髖關節結核;股骨頭骨腫瘤;扁平髖;疼痛較重、影響髖關節功能的骨性關節炎;60歲以上老年人的新鮮股骨頸頭下部骨折等病症。產品置換原關節後可部分替代關節的功能。
使用方法
1、產品的選擇:產品根據臨床需要,頭部直徑分為38mm~52mm,每隔2mm為一種規格。手術前,用卡尺根據X光片測量替換的股骨頭和髖臼尺寸,根據病人的胖瘦,按照1.2~1.1的放大率測算。例如:X光片顯示頭部直徑55mm,即 55mm/1.1mm=50mm 或 55mm/1.2=46mm,則手術前應準備46、48、50mm的股骨頭,消毒後備用。
2、消毒方法(適用於非滅菌關節):消毒時將金屬杯、塑料臼和頭柄拆開,金屬杯和頭柄可採用高壓蒸汽消毒、煮沸消毒或滅菌液浸泡30分鐘消毒均可;塑料臼建議採用滅菌液浸泡30分鐘消毒,切勿採用高壓蒸煮,以免產生塑料臼變形等問題。
3、手術時,測量被切除的股骨頭,按其尺寸選擇合適的假體;如果股骨頭已粉碎或變形而無法測量時,應用不同規格的假體插入髖臼,試其大小,並檢查拔除時有無負壓,選擇時有負壓者為佳。注意:選擇產品時,若股骨頭部大於髖臼時,術後可能產品疼痛;若股骨頭部小於髖臼時,髖臼可能因磨損而穿透。建議:應儘可能選擇尺寸最接近的產品,同時遵循寧小勿大,寧松勿緊,寧短勿長的原則。
4、人工髖關節假體必須使用髖關節置換器械植入人體(其使用方法和步驟詳見該器械使用說明書)。
5、植入人體後,採用骨水泥固定臼杯和配合使用骨水泥槍將骨水泥加壓注入股骨髓腔內固定假體。注意:應儘量去除股骨近端髓內松質骨,以增加骨水泥固定的強度。
6、產品應貯存在相對溼度不超過80%,無腐蝕性氣體和通風良好的室內,且應保護產品全部包裝及各種標識。無標識、標籤的產品嚴禁使用。
7、產品只應在消毒前打開包裝,使用前應在病歷或手術記錄上準確記錄產品標籤上的產品編號,以便進行產品追溯。
人工髖關節假體植入注意事項
1、院方應注意適應症的選擇和關節假體的選擇,特殊病例應單獨設計製造,否則可能影響手術效果或造成手術失敗。
2、不鏽鋼材料的假體只適用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
3、關節假體為一次性使用,嚴禁二次使用。
4、手術時應注意保護假體表面,防止表面劃痕和碰撞,否則可能影響假體耐腐蝕性能。
5、手術時應注意骨髓腔擴大要適中,不得過大,否則造成假體旋轉鬆動,影響假體植入後的穩固性。
6、採用可換頭部關節假體時,必須將塑料內臼與金屬杯擰緊,並用髖關節打入器將成套髖臼與髖關節柄鎖緊,否則將會造成關節脫臼、鬆動等不良後果。
7、不鏽鋼材料的假體不得與其他材料的假體共同植入人體,否則會造成電化學腐蝕,點蝕電位較低的材料耐腐蝕能力將減弱,嚴重影響假體使用壽命或危害人體健康。
術後護理
根據臨床調查和有關資料報導,關節假體置換後併發症較多,較突出的是由於老年人骨質疏鬆,關節假體下沉鬆動,最終假體柄部折斷。且從臨床調查情況來看,許多患者在術後2個月就開始負重鍛鍊,而一般人2個月時傷口剛癒合,關節假體尚未穩固。假體股骨頭柄下部折斷一般是由於假體植入時鬆動或植入後護理不當造成,非產品質量造成。因此忠告患者術後應定期進行X線檢查,經醫生允許後,至少六個月後患者方可下地扶拐做輕微屈伸運動,嚴禁負重運動:十個月後方可在醫生指導下逐漸加大運動量,否則將影響假體植入後的穩固性和使用壽命,導致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痛苦。同時醫生有必要以書面方式通知患者:假體的使用壽命;複查的時間;假體植入後,不可能全部替代原關節的功能,不能進行大運動和重體力勞動。
產品壽命和可能的併發症
1、不同金屬材料的髖關節的壽命分別為:
a)鈦合金:使用壽命為10~15年;
b)鈷鉻鉬合金:使用壽命為10~15年;
c)超低碳不鏽鋼材料:使用壽命為4~6年。
2、可能的併發症:
a)感染:一般由於患者個體特異,產生金屬過敏。
b)脫位:一般由於消毒不當,造成塑料臼變形;或由於患者手術後運動不當造成。
c)鬆動:採用骨水泥固定後,可能發生遠期鬆動(一般超過5年後易發生)。據國內、外學術報道:此現象並非產品本身的缺陷造成,而是由於骨水泥固定的方法本身的缺陷造成,是現代醫學尚不能解決的難題。
d)斷裂:若在術後運動不當,不能正確地診斷和治療,或產品超過預定的使用期限,產品將疲勞衰竭並斷裂。
人工髖關節--結構類型和主要技術性能指標
發布於 2023-01-15 05:36
人工髖關節--結構類型和主要技術性能指標相關文章
一、康復前要注意的問題:手術醫師如果發現假體位置不夠滿意,某一方向存在脫位傾向,要通知康復師,並且要向患者講明。二、住院期間康復(一)術後早期康復程序1、術後搬運患者時,雙膝之間夾三角墊捆綁好,使髖關節外展10~20度,防止搬運時脫位。2、術後當天晚上,患肢下加墊,將患側髖膝關節置於稍屈曲、外展位。或者繼續雙膝之間夾三角墊捆綁好,使髖關節外展;患肢也可穿矯形防外旋鞋,但要防止壓傷。3、術後第一天
發布於 2023-01-04 04:11
0評論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治療效果經過三十多年的臨床實踐,已經得到充分的肯定並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可靠的治療手段。人工關節置換術主要目的是緩解關節疼痛、矯正畸形、恢復和改善關節的運動功能。骨性關節炎是人工關節置換術的首選適應徵,其它依次為骨無菌性壞死(如股骨頭壞死等)、某些髖部骨折(如股骨頸骨折)、類風溼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良性和惡性骨腫瘤、強直性脊柱炎等。總之,只要有關節破壞的X線徵象,伴有中度至重度
發布於 2023-01-15 07:01
0評論
初次全髖關節置換術的主要目的是緩解致殘性關節炎性疼痛,患者年齡一般大於65歲,經非手術治療疼痛不能有效緩解;其次,是恢復或提高髖關節功能。之前,一般認為60-75歲的患者最適合全髖關節置換,90年代後這一年齡範圍被擴大。導致髖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等髖關節異常可能需要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情況包括: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青少年類風溼性關節炎(Still病)強直性脊柱炎關節退變性疾病(骨性關節炎,關節增生
發布於 2023-03-23 05:16
0評論
處方一:飲食指導1、避免油的食物。2、增加攝入蛋白質:富含蛋白質的食物。3、適量的蔬菜水果:可以幫助病人的傷口癒合,增加身體抵抗力。4、多補充水分。5、不要吃容易脹氣的食物:如洋蔥、高麗菜、甘欖菜、豆製品等。處方二:用藥指導1、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後患者,術後需要服用抗凝藥物15-35天。2、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後患者,術後需服用利伐沙班10mg,1次/日或阿哌沙班5mg,2次/日或阿司匹林100m
發布於 2023-02-19 11:11
0評論
對於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類風溼性髖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累及髖關節等病人,在以前一般採用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THA)。傳統的THA需切除股骨頭、頸,骨量丟失較大,且目前人工髖關節一般只有10~20年的使用期限,等期限到了就要再次行翻修手術,因此傳統的THA主要適用於年紀較大的病人。但其實在患髖關節疾病的患者中有很多年紀較輕的病人,有的甚至還是學生。因此對這部分病人應該儘量微創的方法治療。而所謂的微
發布於 2023-03-18 23:21
0評論
(A)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患者指南一、哪些情況適宜做髖關節置換手術?(1)髖關節各種炎症性關節炎,包括原發或繼發性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血友病性關節炎、Charcot關節炎等;(2)股骨頭壞死;(3)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或半脫位、髖臼發育不良;(4)髖關節融合或假關節形成;(5)髖關節周圍腫瘤;(6)靜息的感染性關節炎(包括結核);(7)髖關節重建術後失敗的修復。二、哪些情況禁忌做
發布於 2022-10-02 23:13
0評論
臨床上由於擔心存在股骨頭血供破壞的潛在風險,所以很少進行髖關節脫位手術。基於股骨頭的血運的解剖研究,Ganz教授等在2001年首先報道了髖關節外科脫位的方法,提出了髖關節外科脫位的手術原理:(1)股骨頭的血供主要來自旋股內動脈的深支。(2)當髖關節脫位時,血管被完整的閉孔外肌保護。(3)應用轉子翻轉截骨,髖關節可以從前部顯露,需要時該入路可進行關節半脫位和脫位,同時注意保持外旋肌群的完整性。(4
發布於 2022-12-02 03:21
0評論
人工關節置換術已成為治療嚴重關節疾患的首選方法,並在很多國家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全世界每年進行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約180萬-200萬例。受多種因素限制,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病例正在不斷增加。據估計今後將以每年約15%-20%的速率增長,可達10萬例/年。但是人工關節置換術在骨科領域屬於高級別手術,要求手術醫生對關節的生理、解剖、病理以及相關疾病有深刻的理解和
發布於 2023-02-13 15:02
0評論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康復要點1、預防脫位,術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兩腿間用大枕頭隔開。不可做內收內旋動作。術前有髖關節僵硬,屈曲畸形,或術中和鬆解關節囊的,術後配合下肢皮牽引2-3周。2、術後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3、術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口服利伐沙班等藥物抗凝預防血栓。4、物理方法預防血栓:下肢足底靜脈泵,下肢間歇充氣靜脈泵,術肢主動肌肉舒縮練習,踝關節主動活動。5、骨水泥型可以及早下床練習站立行走,
發布於 2023-03-16 21:16
0評論
如何下地術後3天至一週,使用的是骨水泥固定型假體,又是初次髖關節置換術,術中也沒有植骨、骨折等情況,病人在術後第3天即可以下地進行康復練習。多孔表面骨長入型假體,則至少在術後6周才能開始步行練習。有大粗隆截骨、術中股骨骨折的病人,行走練習更應根據X線片情況,推遲到術後至少2月。如何用步行器邁步行走先用習步架輔助行走,待重心穩定,改用雙側腋杖。先將步行器擺在身體前20釐米處,先邁出手術的腿,再將未
發布於 2023-01-04 04:0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