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23 21:32

  佔顱內腫瘤的----1.3%一----1.8%,在神經上皮性腫瘤中佔3%一----12%。男性多於女性,常見於中年人。發病率的高峰為30一40歲。腫瘤絕大多數居於幕上,額葉最多見,其次為頂葉和顳葉。[病理]腫瘤多位於白質內,可見位於皮質者,腫瘤外觀灰紅色,質軟 ,浸潤範圍常較廣泛,可突入腦室和皮質表面,部分腫瘤可發生囊性變。與腦組織之間界限較清楚,有時可見假包膜。部分腫瘤產生鑽液祥變,聚集成膠凍樣物質。顯微鏡下腫瘤細胞極為豐富,形狀均勻一致,胞核圓形,染色深;腦漿少而透亮或呈嗜酸性,用銀浸潤法(磷酸銀)染色見細胞為圓形,胞漿染黑色並能見到少而短的細胞凸起。細胞排列成索條狀或片狀。血管豐富,有血管內膜增生和周圍結締組織增生。惡性少校膠質細胞田的形狀更圓,核較大而染色較淺,胞漿較多,核分裂象較常見。個別可見肝瘸細胞隨腦脊液播散。[臨床表現]少校膠質細胞瘤大部分生長緩慢,病程較長,自出現症狀到就診時間平均為2―3年。Robert等報告病程為2.4―4.----1年,最長有達3----1年者。癲癇為本病最常見的症狀,約佔52%一79%,為神經上皮性腫瘤中最常見者,並常以癲癇為首發症狀,有部分病人被誤為原發性癲癰而治療多年,直到出現顱內壓增高症狀才發現腫瘤。精神症狀常見於額葉少校膠質細胞瘤病人,尤其是廣泛浸潤、沿胼胝體向對側額葉擴展者多表現精神症狀,以情感異常和痴呆等為主。顱內壓增高見於約半數左右的病人,一般出現較晚,除頭痛、嘔吐外,視力障礙和視神經乳頭水腫病人約佔l/3。腫瘤侵犯運動、感覺區可相應地產生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及運動性或感覺性失語等。[輔助檢查]CT平掃多呈低密度佔位影像,2/3以上可見鈣化,瘤周水腫一般不廣泛,注射造影劑增強掃描多有不規則的增強影像。MRI掃描腫瘤Tl加權像呈低信號,T2加權像為高信號,周圍水腫易與腫瘤相區分。若腫瘤有較大的鈣化,MRI呈低信號區。少枝膠質細胞瘤注藥後的對比增強比較突出。 無明顯鈣化的少枝膠質細胞瘤需與星形細胞瘤相鑑別;有鈣化的腫瘤則要與動靜脈畸形相鑑別,一般後者經常表現無周圍水腫和鈣化,異常血管和含鐵血黃案沉著往往並存。腫瘤鈣化多見於病變中央,境界不清,呈低信號;異常血管可為分叉狀、管狀或圓點狀異常信號,在T----1加權像和質子密度加權像呈低信號,在T2加權的偶回波圖像亡呈高信號,在梯度回波加權像可直接顯示。靜脈注射Gd―DTPA增強MRI掃描有助於鑑別。[治療及預後]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手術原則為儘可能多切除腫瘤。有人報告腫瘤切除愈徹底,手術死亡率愈低。腫瘤侷限於一例額葉、額葉或枕葉者,手術切除是較理想的治療方法。比較徹底切除者術後常可獲得較好療效。有報告平均生存為----13年,個別報告達40年。僅作部分切除(包括活檢及減壓者)術後平均存活3.3年。腫瘤部分切除術後容易復發,這種病人可再次手術以延長生命。術後放療有一定療效,5年及----10年生存率可達到52%和32%。

少枝細胞瘤是甚麼?相關文章
胰島細胞瘤又稱胰島細胞腺瘤。發生在胰島細胞的腫瘤。胰腺胰島細胞瘤分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兩大類。功能性胰島細胞瘤主要是胰島素瘤,由β細胞形成,臨床上很少見,據國外統計發病率為(3-4)/百萬。胰島由多種功能不同的細胞組成,細胞來源不同的胰腺內分泌瘤表現不同的臨床症狀。胰島細胞瘤根據其產生的主要激素而命名,主要包括胰島素瘤和胃泌素瘤。所有胰腺內分泌瘤根據常規組織學檢查難於鑑別,根據有無局部侵潤,有無區
發布於 2022-10-05 00:50
0評論
嗅神經母細胞瘤簡介起源於嗅神經的神經外胚層,佔鼻腔腫瘤的3%,過去被認為是良性或低度惡性腫瘤.因其確切的組織來源不明確,曾被命名為嗅神經上皮瘤、嗅神經母細胞瘤,成感覺神經母細胞瘤。1993年WHO腫瘤病理分類將嗅神經母細胞瘤歸於神經元腫瘤,並加括號說明包括嗅神經上皮瘤。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其中l0-20歲、50-60歲為雙高峰,男性多見。該腫瘤一般發生於鼻腔頂部、上壁及側壁,病程進展較緩慢,呈局
發布於 2022-10-23 16:14
0評論
血管外皮細胞瘤又稱血管外膜細胞瘤。腫瘤生長緩慢,屬良性,但有惡性表現,有局部侵襲性,亦復發,遠期可發生肺、肝、骨轉移,是一種潛在惡性腫瘤。術前影像學表現與腦膜瘤極為接近,但有如下幾點鑑別:1、血管外皮細胞瘤,形態多不規整。2、血管外皮細胞瘤多有囊變。3、局部流空較多,血供豐富。4、腦膜尾徵不明顯。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預後多不良,易神經系統復發及轉移,亦可轉移到中樞神經系統外。故術後多輔以輔助放療
發布於 2023-01-07 04:31
0評論
血管網狀細胞瘤又名血管母細胞瘤,為顱內真性血管性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1.3%―2.4%。大多發生於小腦半球,偶見於腦幹,發生於大腦半球者極少見。病人以20歲―40歲多見,男性多於女性。本病有家族遺傳傾向,有時與顱外病變如視網膜血管瘤,腎臟,胰腺囊腫及肝血管瘤等伴發。腫瘤多呈囊性,囊內有一供血豐富的囊壁結節,臨床表現為顱內高壓,小腦體徵或局灶性症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周圍血象可能有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增
發布於 2023-01-23 21:12
0評論
血管母細胞瘤是由腦神經和脊髓神經所產生的一種高度血管分化的良性腫瘤。大多數的血管母細胞瘤是由單一病灶所產生的。然而,在一種所謂“vonHippelLindau”(VHL)疾病的病患身上,血管母細胞瘤是這個基因症候群的一種表現。血管母細胞瘤會有兩種基本的形態,包括固體狀和囊泡狀的。固體狀腫瘤幾乎全部由細胞所組成,而囊泡狀腫瘤則是小部份的細胞伴隨著大部份的囊泡所組成的。隨著血管母細胞瘤的生長,日益增
發布於 2023-02-19 06:56
0評論
標危型髓母細胞瘤放療與多藥化療相結合,減少了放療預防劑量(通常是全顱全脊髓放療24Gy而不是35Gy),而保持了一個良好的5年生存率(75-80%)。高危型髓母細胞瘤放療期間和之後給予化療改善了生存率但仍低於50%。目前仍在評價的方法是,試研放療前高劑量化療外周血幹細胞移植的治療。在年長接收全顱全脊髓照射的兒童,大多數復發大多發生在診斷後的最初3年,但較晚復發也是可能的。它們可以是局部、單一轉移
發布於 2023-03-05 04:11
0評論
腎母細胞瘤是小兒最常見的腹部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在小兒腹部腫瘤中佔首位。腫瘤主要發生在生後最初5年內,特別多見於2~4歲。左右側發病數相近,3~10%為雙側性,或同時或相繼發生。男女性別幾無差別,但多數報告中男性略多於女性。因從胚胎發生上由後腎發展而成,且腫瘤由極其類似腎母細胞的成份所組成。腎母細胞瘤臨床表現及症狀臨床病理分期與掌握病情、制定治療方案及影響預後均有密切關係,至為重要。經過多年的觀察
發布於 2022-12-06 08:51
0評論
髓母細胞瘤是兒童常見顱內腫瘤,只要帶了“母”字的腫瘤一般惡性程度都很大,而且年齡越小,惡性程度越高。孩子生病其實是最最虐心的事情,對家屬和醫護人員的打擊其實是一樣的,誰願意去給可愛的寶寶扎針輸液呢,更何況去開刀,而且知道是惡性腫瘤預後不好。在兒童病房呆時間長了,我們對生男生女沒有任何感覺,只要生個健康的孩子就行了。兒童腦腫瘤的兩大殺手是髓母細胞瘤和腦幹膠質瘤,髓母細胞瘤的研究還在路上。髓母細胞瘤
發布於 2022-10-20 13:24
0評論
血管內皮細胞瘤是起源於血管內皮細胞的惡性腫瘤。一般根據其腫瘤組織形態細胞分化程度分為兩級:一是中間型(低度惡性),細胞分化較好,多無轉移;一是血管肉瘤,分化差,高度惡性,轉移率高,死亡率高。兩者均可以有單發和多發的表現。WHO統計:中間型的血管內皮細胞瘤佔原發骨腫瘤的0.28%,血管肉瘤佔0.23%。臨床表現各年齡組均有發病的報道,但主要見於中青年。男女比例基本為1:1。該腫瘤可發生於全身各處骨
發布於 2023-02-19 06:11
0評論
疾病簡介骨的孤立性漿細胞瘤:原發於骨骼的、單個孤立的漿細胞瘤稱為骨的孤立性漿細胞瘤(solitaryplasmacytoma)。孤立性漿細胞瘤是一種少見的惡性漿細胞病,約佔全部惡性漿細胞病的3%。發病年齡較多發性骨髓瘤小。臨床表現在WHO2001年淋巴瘤分類中將其列為B細胞淋巴瘤中的一類。1、臨床表現以局部骨骼腫物伴有疼痛為特徵。最常受侵犯的部位是脊椎骨骼。2、其他好發部位依次是骨盆、股骨、肱骨
發布於 2023-02-19 07:0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