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5歲,反覆發熱10天,體溫39度,查血白細胞13.1,白蛋白24,CT檢查顯示肝右葉佔位伴肝內膽管積氣,肝周積液,脾臟低密度影,肝右葉膿腫,予以靜滴青黴素、頭孢類、磷黴素、亞胺培南和莫西沙星及甲強龍、地塞米松等治療症狀均未見緩解。
術前CT
入院後予以經皮穿刺肝膿腫置管引流與灌洗術,術中抽出膿液膿液30毫升。術後經引流管用甲硝唑反覆灌洗5次,見膿腔縮小拔管。
CT聯合X線引導下經皮穿刺肝膿腫置管 抽吸膿液 用甲硝唑 慶大黴素灌洗膿腔
2個月CT隨訪,膿腫消失。
穿刺引流治療細菌性肝膿腫的方法和適應證
經皮肝穿刺抽膿術,主要適用於直徑大於3 cm的單發性膿腫。彩超對肝膿腫的診斷有較高準確性, 超聲引導下穿刺不僅為診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同時還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治療手段, 集診斷與治療於一身, 是細菌性肝膿腫首選的檢查治療手段。經皮穿刺抽膿應儘量一次抽吸乾淨,膿液送常規、生化檢查,細菌培養加藥敏和腫瘤細胞學檢查。若膿液黏稠不易吸出,可用慶大黴素生理鹽水稀釋後抽吸,亦可外接吸引器持續負壓吸引。抽盡膿液後以慶大黴素或甲硝唑溶液反覆低壓沖洗膿腔,直到回抽液基本清亮或呈淡血性,吸淨沖洗液,於膿腔內注入慶大黴素16萬U。抗生素常規術後應用4~6周,並根據藥敏結果調整,若未培養出細菌則可能為厭氧菌所致。同時加強營養支持治療,糾正酸鹼失衡和水電解質紊亂,間斷輸血漿或白蛋白,監測體溫及複查血常規,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制血糖。術後3~7 d複查B超,如仍有液化腔存在,則需進行重複穿刺。田瑞霞等[12]報道67例肝膿腫,經超聲引導下穿刺抽膿聯合抗生素治療全部治癒,治癒時間明顯短於手術組,無併發症或復發,穿刺成功率100%。項明等[13]報道了36例經皮穿刺引流和20例經腹手術引流的肝膿腫患者,在恢復正常飲食、引流時間、抗生素應用、住院時間、輸血病例數及併發症發生率等方面穿刺組明顯優於手術組,穿刺成功率91.7%。
經皮肝穿刺置管引流術 經皮穿刺置單管引流術,用於膿腫直徑5~10 cm,膿腫液化不完全或膿液黏稠且有壞死組織,估計膿液不易一次抽盡時,根據需要置入12~18F導管或利用動脈造影Seldinger法將8F豬尾導管置入膿腔,多發膿腔分別置管引流。賈忠等報道了10例肝膿腫,經CT引導Bard穿刺引流裝置引流,均一次置管成功,未出現出血、膽漏、腹膜炎等嚴重併發症,出院治癒率100%,出院後無復發。豬尾巴管相比於其他引流管的優勢在於,其管徑小利於減少損傷和出血,硬度適中且有多個側孔可有效保證引流,頭端捲曲可防止導管滑脫。根據膿腔大小,每日用適量生理鹽水加慶大黴素,並可間隔使用0.5%甲硝唑溶液沖洗2~3次,連續3~5 d。如壞死組織較多,可在沖洗時加用5%碳酸氫鈉或α-糜蛋白酶溶解壞死組織、稀釋膿液以便於抽吸。沖洗後腔內注入相應抗生素保留1 h後再引流,注意局部灌洗用抗生素與全身用藥保持一致。患者體溫恢復正常,疼痛症狀消失,白細胞計數和分類恢復正常,引流液色清或淡黃(含膽汁),每日引流量小於10 ml,B超顯示膿腔基本消失(表現為一雜亂回聲區,後方可伴聲影),膿腫明顯縮小(直徑<3 cm或直徑縮小>50%),可視為拔管指徵。
細菌性肝膿腫是化膿性細菌侵入肝臟造成的化膿性病灶,病死率仍高達11%~31%,死亡原因主要是敗血症或感染性休克,靜脈使用抗生素是一切治療手段的基 礎和前提。膿腫較小或尚未侷限液化時,主要依靠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療。若病程較長,膿腫壁增厚,膿腔與肝血竇隔離,抗生素則難以進入膿腔發揮作用,或膿腫較 大(>5 cm),膿液量多,或形成多發性膿腫時,單純的抗生素並不能完全控制感染,因此進行膿液引流成為必要。傳統的開放引流由於創傷及麻醉風險大、恢復時間長、 併發症多等原因有逐漸被經皮穿刺引流治療取代的趨勢,在各種原因造成的經皮穿刺引流失敗或存在穿刺引流治療禁忌證時仍需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