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位,不是讓你休息。
休息位,是我在前幾篇文章中反覆提到的,頸椎的姿勢,下頜在不說話時候的位置,舌頭的位置,這些都和這個病的發生發展息息相關,在治療過程中,也需要患者將這些問題糾正回來。
現代的醫學越來越將人體看為一個整體,姿勢的問題會導致相當多的問題,蔡主任在臺灣交流的時候,臺灣有位臺大物理治療系的資深前輩,專看全臺灣物理治療師搞不定的疑難雜症,她對於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患者的檢查評估是從腳開始檢查的,她的患者效果都非常之好,全臺灣敬稱她為老法師。現代醫學已經不單單頭痛醫頭,腳痛治腳,而需要將視野放大,縱觀整個人體的功能結構狀況,找出最主要的問題所在。
不良的頸椎姿勢和下頜休息位會引起咀嚼肌疲勞和關節內部結構關係紊亂,所以這兩個的休息位是我們最要重點強調的。
頸椎,對於脊柱來說,它的整個弧度是人類幾百萬年進化,最完美省力的結構,而現代人整天坐著看電腦,不良的姿勢引發了足夠多的頸椎和腰椎問題,正確的姿勢應該是整個人非常挺拔,沒有駝背,沒有挺著肚子,沒有撅著屁股。細化到頸椎來說,要脖子挺直,下巴微微收起,肩膀放鬆,從側面看的話耳垂應該和肩膀在一條垂直線上。姿勢好的人怎麼看都覺得舒服,而姿勢不好的人,很多慢性病也會逐漸找到你。
下頜和舌頭的休息位關乎整個咀嚼肌系統的問題,正確的休息位是上下牙齒微微分開2-3mm,下巴自然下墜,靠皮膚和肌肉的長度維持,而不是咬肌收縮將下巴往上提拉。具體做法是:先張口,將舌頭放鬆軟綿綿的貼放在下牙後方,舌頭越放鬆就越厚軟,然後舌頭在下牙後方帶著下頜慢慢閉口,厚厚的舌頭在閉口過程會先貼到上牙後方和上顎,舌頭上面前1/3自然的貼放在上門牙的後方和上顎前方平臺處,厚厚的舌頭足以維持上下牙齒分開2-3mm,將口中的口水和空氣從舌頭兩側往後抿,保持下頜不動,只是提升舌骨,吞下口水,口內含著舌頭沒有空氣。溼溼的舌頭提供了一定的表面張力,在牙齒和上顎之間相互依附維持一個相對真空的狀態,嘴唇輕輕的合上。這個狀態下,關節周圍的肌肉和舌肌都處於最放鬆的狀態,關節也處於內部壓力最小的狀態。
門診的患者,我們都會評估他們的休息位,大家基本都沒有做到,我們都會耐心的教他們,因為的確這個是整個治療中非常關鍵的一點,能很好的學會對於整個治療也是起到不少幫助。
如果大家很難理解,隨便拿出手上的雜誌看下那些明星,或者想一下空姐不露齒笑的時候,他們的口腔狀態就是我們所說的休息位。如果不在休息位,牙齒捱得太近,下巴就很短,臉部比例不對,下頜就會輕微後縮,影響外觀。
現在拿出鏡子,看著鏡中的自己,做出這些改變,深呼吸,找到最放鬆的狀態,自己是不是同時有外觀變美的感覺,儀表儀態是不是也更優雅了?
一開始的改變總是很難,大家已經習慣於之前錯誤的姿勢,但習慣的並不是對的,它或多或少已經帶給你現有的問題,所以要打破現有的錯誤的平衡,回到最正確的姿勢。學習和鞏固一個新的姿勢需要兩週,願大家能堅持不懈,反覆與自己的身體溝通,找到掌控改變自己身體的方法,讓身體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