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23 06:56

  踝關節骨關節炎或慢性滑膜炎關節鏡合併外踝韌帶修補術的術後康復

  1、術後當天:患者以臥床休息為主,同時抬高患者(手術膝下及小腿下方用枕頭墊高),患趾腳趾要不時地做背伸和蹠屈活動。切記只活動腳趾,不要進行手術踝關節的背伸和蹠屈動作。

  2、術後第一天:開始下地活動,仍要鼓勵患者做腳趾的背伸和蹠屈的動作。患者開始扶拐下地行走,但是,手術側的踝關節因為打著石膏,不能著地。下地行走時間要受到控制,一般建議每天下地活動3-4次,每次下地扶拐行走時間是5分鐘。

  3、術後第二天到第六天,除了進行術後第二天的活動外,每日加強股四頭肌的收縮、放鬆聯繫和直抬腿練習。還是不進行踝關節的活動,以腳趾活動為主。

  4、術後一週~二週:股四頭肌收縮放鬆練習同前,但踝關節因帶著石膏,還要固定,不能自如活動。

  5、術後三週~六週:繼續扶拐行走,仍然石膏固定。

  6、術後七週開始每日將石膏去掉,進行踝關節的上下活動,踝關節以90°位為0°位的緩慢的背伸0°~5°練習及緩慢的蹠屈0°~5°練習。蹠屈5°到背伸5°的往復一次運動為一次踝關節屈伸活動,每次連續活動50次,每天練習3次,共150次。

  7、術後八週:踝關節的背伸和蹠屈角度範圍由背伸5°到蹠屈5°增加到背伸10°到蹠屈10°。手術側足部負重可以達到正常的50%。

  8、術後九周-十週:踝關節除了完全負重以外,也開始在完全正常範圍內活動。練習踝關節背伸和蹠屈功能的方法有三種:

  (1)患者自己用雙手牽拉進行踝關節背伸和蹠屈活動;

  (2)由醫生或患者家屬幫助患者進行被動背伸或蹠屈練習;

  (3)患者自助用下蹲的方法練習踝關節背伸,用跪在床上的方法練習踝關節蹠屈。

  9、術後三個月:逐漸恢復踝關節的正常功能活動或行走,但是,個別患者在術後短期內會出現活動多時踝部和足背部腫脹的情況,但休息後就會消失。

  10、術後半年:一般患者術後半年後踝關節的情況才能基本恢復正常。此時,活動後的踝關節腫脹或足背部的腫脹也會慢慢消失。

踝關節骨關節炎的那些事相關文章
踝關節的活動是一整個系統,移動發生在上下方向的平面,我們稱為背屈蹠屈。距骨在踝關節中的位置很穩定,猶如被安放在一個盒子中,一側是內踝另一側是腓骨。足的內外翻運動實際不發生在踝關節而是下方的距下關節,使足內翻的肌肉比使足外翻的肌肉肌力略強,當足著地姿勢不當時,因跟部的內旋而造成外側方韌帶的緊張,當張力超過一定程度時踝關節發生扭傷。當韌帶拉昇超過其彈性強度的臨界點時就發生了撕裂。踝關節扭傷的程度範圍
發布於 2023-02-09 15:12
0評論
創傷性踝關節炎,是由創傷引起的以踝關節軟骨的退化變性和繼發的軟骨增生、骨化為主要病理變化,以踝關節疼痛、活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病因暴力外傷:如墜壓、撞擊等造成骨關節內骨折、軟骨損壞、關節內異物存留等,使關節面不平整,從而使其遭受異常的磨損和破壞。承重失衡:如關節先天、後天畸形(如膝內外翻,踝關節傾斜,腫瘤等)和骨幹骨折成角畸形癒合,使關節負重力線不正,長期承壓處的關節面遭受過度磨
發布於 2022-12-02 03:51
0評論
踝關節炎可出現嚴重的疼痛、功能受限和肢體畸形,嚴重踝關節炎導致的生理和心理的損傷與終末期髖關節炎一樣嚴重。踝關節炎的病因有骨折創傷、慢性踝關節不穩定、類風溼、血友病等,隨著社會老年化和運動損傷的增多,嚴重踝關節炎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巨大的痛苦,甚至喪失了勞動能力。以往對於嚴重踝關節炎的治療主要依靠踝關節融合手術,但融合後喪失了踝關節的活動,引起周圍關節的加速退變,不但在下蹲
發布於 2023-02-09 15:52
0評論
傳統上根據臨床體徵和功能喪失情況,將踝關節扭傷分為Ⅰ級到Ⅲ級:Ⅰ級扭傷源自韌帶輕度拉伸,只有細微的撕裂。患者有輕度腫脹和壓痛。檢查時無關節不穩,患者能夠負重和行走,而只伴有輕微的疼痛。由於這種損傷性質較溫和,所以在診所中很少見。Ⅱ級扭傷是一種更加嚴重的損傷,涉及韌帶不完全撕裂。患者有中度疼痛、腫脹、壓痛和淤血。檢查可以發現存在輕度到中度關節不穩定性,關節活動度會有一定限制,並且會出現功能損失。負
發布於 2023-01-06 07:46
0評論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常見的是足踝關節外側一個或兩個韌帶的損傷。踝關節扭傷非常常見,可造成踝關節的骨折或韌帶的損傷,對於韌帶的損傷醫生往往也不太重視,僅給患者用一些外用對症治療的藥物。踝關節扭傷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就會遺留下踝關節長期的不穩定及踝關節腫脹、疼痛,這在門診是很常見的。大概20%-30%的患者有踝關節長期疼痛和腫脹,其中有一部分病人就是早期的治療不當而造成的。腳踝扭傷後如果沒有骨
發布於 2023-01-06 12:46
0評論
踝外側有3個韌帶固定:前距外側韌帶,腓跟韌帶和後距腓韌帶。踝扭傷時前距腓韌帶首先斷裂,只有這個韌帶斷裂之後,腓跟韌帶才分開。如果前距腓韌帶斷裂,必須檢查有無伴隨的外側腓跟韌帶斷裂:64%病例前距腓韌帶單獨受傷,17%同時損傷外側腓跟韌帶。後距腓韌帶很少斷裂。韌帶鬆弛者其距下關節內翻的範圍較大,常較易發生足內翻。腓側肌腱薄弱引起者偶見,可伴有椎間盤疾病。前足外翻使前足部在步伐週期中處於外翻狀態,而
發布於 2023-01-06 13:26
0評論
如果你已存在踝關節韌帶撕裂的情況就必須手術修復,拉緊踝關節以防進一步扭傷。有兩條主要的韌帶需要修復拉緊。我們使用兩種方法來重建踝關節韌帶。一種稱為改良Brostrum術,方法是在踝關節處作一切口,用一枚小的金屬錨釘將兩條肌腱連接並拉緊在腓骨上。另一種方法是取一根自體肌腱經皮小切口植入。我們稱為“經皮小切口踝關節韌帶重建”。術後你需要拄拐十天到兩週。兩週後你將能著一可活動靴行走。此靴須穿4~6周,
發布於 2023-02-09 15:22
0評論
踝關節扭傷,我們俗稱為崴腳。除了引起骨折外,常常導致踝關節一條或者多條韌帶的損傷,撕裂甚至斷裂。而習慣性扭傷,是由於一次或者多次損傷,導致踝關節周圍韌帶的鬆弛,踝關節穩定性下降。嚴重者,可導致距骨軟骨損傷,骨關節炎形成。臨床上常見於男性,往往主訴踝關節老是扭,一不小心就扭傷。部分患者會在走高低不平路面是出現恐懼感,有控制不住踝關節感覺。嚴重者後期出現無法負重行走,嚴重的疼痛。需及時去足踝外科就診
發布於 2023-03-19 08:51
0評論
踝關節疼痛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人們如果得了這種疾病,就會對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人們在出現踝關節疼痛後,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那麼,踝關節疼痛的原因是甚麼?人們如果能瞭解這個問題,就可以提前預防這種疾病發生。踝關節疼痛的發生與下面這些原因有關所以人們為了避免自身出現踝關節疼痛,一定要提前進行預防。1、踝關節扭傷:這是導致人們踝關節疼,痛的重要原因,人們在受到這種因素影響後,關節會出現疼痛
發布於 2023-03-26 02:31
0評論
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arthritis)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徵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覆發作,可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的破壞,造成關節功能障礙。血管炎病變累及全身各個器官,故本病又稱為類風溼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病因尚未明瞭,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覆發作,呈對稱分佈。1、病理病因從病
發布於 2022-12-15 08:3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