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23 11:16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一種療效十分確切的手術,術後優良率>90%,但只把手術成功寄託在手術技術上,而不進行術後康復訓練,則不能達到手術應有的療效。通過臨床實踐,我們制定了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訓練程序。目的在於通過早期康復訓練,恢復患者肢體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西安航天總醫院骨科鄧嶽。

  方法主要有術前指導及術後康復訓練。

  1、術前指導

  首先應加強患肢股四頭肌的靜力性收縮練習,以及踝關節的主動運動,要求股四頭肌每次收縮保持10秒,每10次為1組,每天完成5~10組。

  患者坐於床上,進行患肢的直腿抬高運動及踝關節抗阻屈伸運動,次數可根據患者自身情況而定,每天重複2~3次。

  此外,還應教會患者如何使用柺杖行走,為術後執杖行走作準備。

  2術後康復訓練

  2、1術後第1周

  此期的目的為了減輕病人的症狀,促進傷口癒合,防止肌肉萎縮,改善關節活動範圍,提高肌力。

  2、1、1手術當天,維持關節功能位,用石膏託板固定膝關節,並保持足高髖低位。

  2、1、2術後第2~7天,患肢做肌四頭肌靜力性收縮,每次保持10秒,每10次為1組,每天10組。

  2、1、3患者坐於床上,患肢做直腿抬高運動,不要求抬起高度,但要有10秒左右的滯空時間。

  2、1、4做患側踝關節的背屈運動,使該關節保持90°,並做該關節的環繞運動重複15次,每天完 成2~3次。

  2、1、5應用持續被動運動(continuous passivemotion,CPM)機給予患肢在無痛狀態下的被動運動,起始角度為0°,終止角度為20°,在2min內完成一個來回,每天4小時,在1周內儘量達到或接近90°。

  2、1、6用低頻調製中頻電流作用於患肢,每天2次,電流密度不超過0、3mA/cm2,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

  2、2術後第2周

  重點加強患側肢體不負重狀態下的主動運動,改善關節主動活動範圍。

  2、2、1使用Maitland手法第Ⅰ級,使患膝在無痛範圍內,由關節活動的起始端,小範圍有節律的來回鬆動關節。

  2、2、2患者坐於床上,以臀部為定點,患側腳下放置滑板,並以其為動點,自主完成2、2、1的內容。

  2、2、3進一步加強患肢直腿抬高運動,可在床上方固定一滑輪,用吊帶一端托住患側踝關節,另 一端由患者控制,通過助力運動完成直腿抬高運動,要求患者儘量抬高患肢並保持高度,並逐漸減少手的幫助,向主動完成這一運動過渡。

  2、2、4鼓勵病人下床。前半周在石膏託板作用下,在平行槓內練習站立,此時重心在健側,患側不負重觸地;後半周,重心逐漸向患側過渡,直至解除石膏託板,直立於平行槓內。

  2、2、5CPM機使用角度增大至90°~100°。

  2、3術後第3周

  繼續主動直腿抬高運動鞏固以往訓練效果,恢復患肢負重能力,加強行走步態訓練,訓練患者平衡能力,進一步改善關節活動範圍。

  2、3、1解除石膏託板後,為了解患者平衡能力,可讓患者站立,治療師前後推搡患者,注意患者是否能維持自身平衡。

  2、3、2患者利用柺杖練習行走,當其在心理及生理上能承受時,脫離柺杖在平行槓內行走。

  2、3、3患者側臥位,患肢在上,伸直膝關節做外展運動,踝關節呈90°,在此基礎上做前後擺動練習,治療師在反方向的施加阻力,患者需克服阻力。

  2、3、4Maitland手法第Ⅳ級。

  2、3、5臥俯位,主動彎曲患膝關節,也可由治療師幫助完成。

  2、3、6在股四頭肌訓練器作用下,彎曲膝關節,由90°開始,重量為1kg,每天2次,每次15min。

  2、3、7在跑步器上進行行走訓練,病人目視前方抬頭挺胸,臀部不能翹起。

  2、3、8在固定自行車上進行蹬車動作,坐墊由最高開始。

  2、3、9患者在此星期內儘量獨立完成穿褲、襪等日常生活動作。

  2、4術後第4周~3個月

  重點進一步加強提高第3周的效果,增加患肢活動範圍及負重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2、4、1可在輕度傾斜坡面上,獨立行走。

  2、4、2獨立完成穿鞋、襪、褲等日常生活之動作。

  2、4、3除了彎膝功能訓練之外,還得注意伸膝的功能訓練,如坐位壓腿等。

  2、4、4上下樓梯活動,早期主要依靠柺杖上下,健腿支撐,患肢以下負重到部分負重,要求健腿 先上,患腿先下,待病人適應後脫離柺杖。

  3注意事項

  ①利用低頻調製中頻電流作用患肢時,治療電流量不能為耐受量,要嚴格遵照0、3mA/cm2的標 準,以免組織損傷。

  ②術後防止感染,要全身或局部應用抗生素。

  ③每日訓練前詢問患者情況,有無局部不適,以瞭解運動量的大小,並注意浮髕試驗的結果,如浮髕試驗陽性則抽液減壓。

  ④訓練量由小到大,循序漸進,以不引起患膝不適為宜。

  以上就是我們制定的全膝關節置換術後的訓練程序。患者回家後,也要按上述要求堅持訓練,並與康復醫生及手術醫生聯繫,定期檢查,評定患膝功能,患者要按要求,循序漸進,有規律地訓練,就可以儘快康復,重返工作崗位。

  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康復機構中,要注意保護新關節。練習那些能夠增加力量和活動範圍的動作。為了最好的恢復,應該避免有危險的動作,定期回醫院複查。慢慢地恢復活動,在剛開始的時候,膝關節有一點僵硬是正常的。

  增加肌肉力量

  強壯的腿部肌肉能夠減少膝關節的受力,這能使關節維持更久。

  股四頭肌練習

  最簡單易行的方法為練習直腿抬高。將足尖使勁往回勾,蹦緊大腿、小腿前面的肌肉,膝關節蹦直,將大腿緩緩抬離床面,再緩緩放下,如此反覆。

  增加關節活動

  坐位屈膝練習

  能使新關節屈曲更平穩。按照學的動作練習膝關節的屈伸。

  1、 坐在椅子上,將毛巾放在新關節下。

  2、 將腿儘量伸直,維持動作,數到5。

  3、 然後儘量屈曲膝關節,維持動作,數到5。

  4、 不斷重複。

  複查

  術後的複查能讓醫生確定關節癒合情況。切口縫合線一般在術後2周拆除。

  當有以下症狀時,去醫院檢查:

  1、 膝關節疼痛增加;

  2、 小腿或大腿的疼痛或腫脹;

  3、 切口部位異常的發紅、熱或流膿;

  4、 呼吸困難或胸疼;

  5、 發熱超過38℃。

  避免危險的活動

  一些活動能增加新關節的壓力,從而使假體磨損加快。要注意保護新關節:不要扭曲膝關節,當轉身但沒有移動腳時,不要進行高強度的活動,如跑、跳、競走或打籃球。避免扭曲膝關節,應當先移動腳,再轉身

  恢復活動

  每天練習行走以增加力量。每週逐漸增加活動量。術後一月就可以開車或恢復辦公室工作。如果工作強度較大,工作前就需要休息3-4月。全膝關節置換是一種較大的手術,所以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真正地恢復。

  術後理療與康復對全膝關節置換術效果的影響極大。首先,局部加壓包紮及使用膝關節制動器可以減輕疼痛,減少術後出血。也可以使用冰袋。

  無論是否使用CPM機,術後應進行關節活動範圍的鍛鍊。許多研究表明 CPM有助於更快地膝關節恢復屈曲功能,可以縮短住院時間。尚未證實 CPM對於DVT發生率、遠期膝關節活動範圍和膝關節功能分數有影響。

  臥床時在病人足下放置枕頭,鼓勵其被動伸直膝關節。將小腿懸於床邊搖擺可促進膝關節屈曲。向患者介紹家庭功能鍛鍊方法。許多外科醫生讓理療師在術前向患者介紹功能鍛鍊的方法,因為術後疼痛與麻醉劑可妨礙患者對必要的康復治療方法的理解。

  除了運動範圍的鍛鍊處,術後康復內容還包括:增強下肢肌力(重點是股四頭肌)、進行步態訓練(在膝關節手術所允許的範圍內負重)以及指導病人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動。

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訓練怎麼做?相關文章
許多膝關節病患者在疾病的晚期常需要行膝關節置換手術,以獲得一個無痛且功能良好的膝關節,但大多患者並未真正瞭解手術與預期效果的關係,認為手術成功了就萬事大吉,無痛且功能良好的膝關節已經“造”好了。這種認識對獲得良好的手術效果非常不利。實際上,膝關節置換術的本質主要有2點:1是置換病變壞死的關節骨軟骨表面,2是矯正力線消除存在的畸形以獲得膝關節正常的解剖關係。因此,確切的說,膝關節置換術本身只是消除
發布於 2023-03-24 01:51
0評論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訓練內容主要有兩項:膝關節活動度的訓練以及肌肉力量的恢復。我們收集了“美國骨科醫生協會”推薦的科學的康復方法,結合上海市關節外科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整理了以下患者可自學的康復計劃,簡便易學,可在醫院或家中完成。術後早期訓練術後麻醉甦醒後或回到病房後立刻開始,剛開始訓練時您可能感到不適,但這些訓練將加快您康復、減少併發症,且可緩解疼痛。1、股四頭肌收縮訓練收縮大腿前方股四頭
發布於 2023-02-13 20:52
0評論
1、踝泵運動:手術後當天起即可在床上做此運動。病人用力把膝關節伸直、踝關節背屈,再努力收縮大腿和小腿肌肉至少6秒鐘,之後完全放鬆。這樣可使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防止肌肉萎縮。還有旋轉踝關節、隨意的活動腳趾,這樣可促進血液迴流。練習應分組進行,每組5-10次,每天3-6組。2、壓腿練習:術後第2天病人可坐起練習按壓膝關節。將腿伸直放在床上,用軟墊墊於足跟處,並將雙手放在膝蓋上方,輕輕下壓,使腿儘量伸直
發布於 2022-12-04 17:51
0評論
1、個別對待原則:由於不同患者的體質、病情、心理素質、主觀功能要求、手術過程等不盡相同,所以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不存在統一的規定,應因人而異。2、全面訓練原則:膝關節只是行走負重關節中的一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常累及多關節、多器官,因此,單純處理膝關節並不足以改善患者的功能,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康復訓練必須兼顧身體其他部位。3、循序漸進原則:接受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有較長期的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礙,膝關
發布於 2022-12-04 18:01
0評論
術後康復主要圍繞著肌力訓練,活動度訓練,體位轉移訓練,步態訓練等進行。針對每位患者,都要制定適宜不同個體的康復訓練計劃,並根據患者每天的恢復狀況隨時細微調整訓練計劃。避免一味強調某項訓練目標,加大訓練強度超過患者可耐受程度,造成患者害怕訓練,逃避訓練。因此,訓練進度要循序漸進,同時要與患者及時溝通,讓患者瞭解訓練時疼痛不可避免,並與醫師一起做好鎮痛的治療,減少患者訓練時的不適與疼痛。對於雙側全膝
發布於 2023-02-17 00:26
0評論
(一)分期康復1、術前康復手術前向病人解釋手術情況,介紹術後康復方案,教會病人進行踝泵收縮、股四頭肌、N繩肌、臀肌等長收縮動作,增強下肢及上肢的肌力訓練。訓練體位轉換,教病人扶拐用3點或4點步態走路。介紹術後應避免的動作及體位。心理指導,消除病人對手術的恐懼及對康復的畏難情緒。2、術後康復(1)術後2-3個月之內應避免的動作及體位a.內收,術後患髖內收易使人工關節脫位。術後床上體位應保持外展位,
發布於 2022-12-21 19:25
0評論
雙膝關節骨關節炎多年,O型腿畸形患者,經過手術,完美恢復健康美麗的雙腿,臉上又掛上了久違的笑容!上海第十人民醫院骨科李國東出診提示:專家門診時間是:週一下午,週四上午;專病門診時間是週一上午,週三全天。醫院地址:上海市延長中路301號
發布於 2023-03-23 21:51
0評論
注意:任何術後康復計劃需要根據個體情況制定個體化方案。一、術前階段1、膝關節屈伸訓練;2、肌力訓練:學會踝泵、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方法;3、助行器輔助下步行訓練。二、術後第一階段:急性期(第1-5天)1、目標:消腫止痛、儘可能屈伸膝關節;主動屈膝≥80°(坐位),伸直≤10°(仰臥位)2、措施:(1)CPM訓練:屈膝開始達到60°,逐漸增加,4-6小時/天;(2)保持膝關節被動伸直位,每天4-6
發布於 2023-01-03 23:16
0評論
關節鏡術後功能鍛鍊從術後當日開始,通常在術後4週迴門診複診,為甚麼要4-6周?因為這個階段患者應該密切配合康復治療。但很遺憾,這個最佳時間患者基本在家度過了。由於缺乏專業的指導,患者又不是專業人士,加之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傷筋動骨一百天”,多數患者採取靜養、基本不動的做法。這樣經過4周,當複診的時候肢體關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活動度丟失、關節粘連,因此這階段隨診有利於糾正患者錯誤的康復方式。膝關節鏡
發布於 2022-11-26 05:31
0評論
全髖關節置換術是髖關節功能重建的主要手術之一,主要用於年滿50歲以上具有下列適應症者,可行全髖置換,對50歲以下者應慎重。髖臼破壞重或有明顯退變,疼痛重,關節活動受限明顯,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類風溼性髖關節炎,關節強直,病變穩定,但膝關節活動良好者;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和陳舊性股骨頸骨折併發股骨頭壞死,並嚴重變形,塌陷和繼發髖關節骨性關節炎;股骨頭置換術、半髖置換術、髖關節融合術失敗者。髖關節置換
發布於 2023-01-16 18:5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