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討鎖骨下動脈瘤的腔內治療價值。
方法:2012年1月~2014年3月腔內治療鎖骨下動脈瘤8例,其中真性動脈瘤6例,假性動脈瘤2例。5例行覆膜支架,1例行覆膜支架+裸支架,1例行降主動脈支架加彈簧栓栓塞,1例行多層裸支架。
結果:8例均順利完成手術,無嚴重併發症,手術時間平均69 min,出血量平均30 ml。8例隨訪6~26個月,平均15個月,7例瘤腔完全血栓化,1例多層裸支架隨訪12個月,瘤腔有內漏,但瘤體直徑無增大。
結論:腔內技術是治療鎖骨下動脈瘤的一個可行方法,需要根據瘤體大小及與主動脈、頸動脈、椎動脈的空間位置綜合選擇術式。
鎖骨下動脈瘤(subclavian artery aneurysm,SAA)臨床上少見,治療多選擇傳統開放手術。但由於鎖骨的阻擋,主動脈弓上動靜脈、神經等縱橫交錯,手術難度大,手術風險及併發症率較高。近年來,隨著腔內技術和材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SAA病例選擇腔內治療。我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科共收治11例SAA,其中8例因顧忌傳統開放手術風險故選擇腔內治療,現報道如下。
1、方法
6例因瘤體近遠端有足夠的鉚合距離選擇行覆膜支架腔內修復。穿刺右股動脈,植入導絲、導管鞘。靜脈5000 U肝素全身肝素化。導絲、導管配合頸動脈導引導管進入主動脈弓,選擇進入鎖骨下動脈。病例1因血管扭曲且瘤腔較大,難以選擇瘤腔遠端,遂穿刺肱動脈,以圈套器捕獲導絲建立工作通路。造影評估瘤體及近遠端血管直徑選擇合適大小覆膜支架並準確釋放,覆膜支架直徑大於近端瘤頸1~2 mm,長度滿足覆蓋瘤體近遠端正常血管至少1 cm。病例2因覆膜支架內殘餘狹窄遂再次植入球擴支架(Biotronic8×38 mm)。術後給予腸溶阿司匹林100 mg、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波立維)75 mg抗血小板治療,6個月後改為阿司匹林繼續抗血小板治療。
1例因瘤體緊鄰主動脈選擇行胸主動脈支架聯合左鎖骨下動脈栓塞。解剖右側股動脈,並穿刺左側肱動脈。靜脈肝素化後,行胸主動脈造影、確定左頸動脈、左鎖骨下動脈開口位置,測量頸動脈開口處胸主動脈直徑,並選取合適的覆膜支架。支架覆膜前緣定位於左頸動脈左側邊緣,釋放覆膜支架。以直徑8 mm彈簧栓2枚置於瘤體遠端。術後給予阿司匹林100 mg抗血小板治療。
1例因優勢側椎動脈起自瘤腔,為避免封閉椎動脈導致後循環缺血癥狀,遂選擇行多層裸支架。靜脈5000 U肝素全身肝素化。導絲、導管配合頸動脈導引導管進入主動脈弓,選擇進入鎖骨下動脈。造影評估瘤體及近遠端動脈直徑,選擇支架(Smartcontrol 8-80 mm×2)重疊釋放。術後給予腸溶阿司匹林100 mg、波立維75 mg抗血小板治療,6個月後改為阿司匹林繼續抗血小板治療。
2、結果
6例行覆膜支架腔內修復(其中1例為覆膜支架+裸支架),1例行胸主動脈支架聯合彈簧栓栓塞,1例行多層裸支架。手術均順利完成,平均手術時間69 min,平均出血量30 ml。圍手術期無患者死亡、無急性動脈血栓及心腦血管意外發生。穿刺點均未發生假性動脈瘤、動靜脈瘻及較大血腫。無急性上肢缺血及後循環缺血癥狀。7例術中造影提示瘤腔完全血栓化,1例多層裸支架瘤腔可見內漏。8例隨訪,無動脈瘤破裂或與手術相關而導致死亡或致殘,支架內均通暢。1例胸主動脈支架加彈簧栓栓塞術後有左上肢活動耐力下降,6個月後症狀基本緩解。多層裸支架患者術後6、12個月複查CTA提示瘤腔仍然沒有完全血栓化,但瘤體也無進一步擴大。
3、討論
SAA臨床不多見,約佔所有外周動脈瘤的1%,可能與動脈粥樣硬化、胸廓出口綜合症、大動脈炎、動脈中層變性壞死、感染、創傷等原因有關,以動脈粥樣硬化較為常見。鎖骨下動脈瘤患者可無明顯症狀,可因其他檢查無意發現。部分患者因頸部或鎖骨上窩包塊就診,可有吞嚥困難、上肢麻木、無力等症狀。若形成血栓脫落阻塞遠端動脈,可引起上肢缺血;若瘤體破裂,出現出血性休克可危及生命。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於SAA的篩查有幫助,但由於胸鎖關節的阻擋,此項檢查並不確切。動脈造影可以瞭解瘤體和分支動脈的情況,但由於瘤體內往往存在附壁血栓,動脈造影只能顯示動脈瘤腔內血流情況,具有很大侷限性。核磁血管造影(MRA)和CTA不僅可以清晰顯示腔內血流,還能夠準確的顯示瘤體範圍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係,對確定治療方案具有指導意義。
SAA經典外科治療策略是瘤體切除、原位或旁路重建動脈。但由於鎖骨的遮擋以及與毗鄰組織解剖關係複雜,動脈瘤與周圍組織多有粘連,對SAA的分離顯露十分困難,局部操作空間狹小,手術困難很大。腔內治療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的優點,具有外科手術無法比擬的優勢。但腔內治療方式的選擇需要考慮到SAA與椎動脈、頸動脈以及主動脈之間的空間毗鄰關係。
本組6例應用覆膜支架行腔內修復術,選擇該術式是因為SAA近端瘤頸條件充分,遠端有充分鉚合距離,術中造影顯示動脈瘤封堵滿意,術後隨訪無內漏,支架內通暢。所有病例瘤體近端距主動脈弓或右頸動總脈開口超過1 cm,其中4例瘤體鄰近或累及椎動脈為延長遠端鉚合區而封閉了同側椎動脈。術中需要注意,SAA往往發生於鎖骨下動脈起始段,此處動脈往往存在扭曲,應儘量選擇柔順性好的覆膜支架。若選擇支撐力大而柔順性差的支架,有可能出現支架打折,導致治療失敗。由於近端瘤頸有限,術中精確定位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將瘤體至於顯示屏中央,尋找最適合的投射角度,放大局部影像,並清楚標記鎖骨下動脈開口位置。其次,術中應儘量保留患側椎動脈,若必須封閉椎動脈,術前一定要行鎖骨下及椎動脈造影仔細評估。封閉一側相對健康的椎動脈引起神經系統併發症發病率為8%,如果對側椎動脈纖細或存在病變,發病率更高。因此,如果需要封閉一側椎動脈,必須完成椎動脈球囊阻斷實驗,以避免封堵患側的椎動脈而導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右側鎖骨下動脈起始段的SAA行腔內治療應謹慎實施,避免支架近端阻擋右側頸動脈血流。此類支架輸送系統通常需要F8以上鞘管,肱動脈入路容易產生穿刺相關併發症,因此,一般選擇股動脈入路。順向造影也有利於弓上動脈以及顱內動脈造影,評估顱內前後循環代償情況。對於某些扭曲嚴重或瘤腔空間大導絲難以選擇到瘤體遠端的病例,可以採用雙入路,通過圈套器將導絲引到肱動脈並建立超硬導絲通路,以支撐支架的輸送系統。
對於瘤體靠近主動脈弓的病例,近端瘤頸長度不夠,使用常規覆膜支架,不僅隔絕不完全,錨定也不穩固,容易造成移位,導致治療失敗。此時可以選擇胸主動脈覆膜支架覆蓋鎖骨下動脈起始端,同時彈簧栓栓塞阻止反向血流進入瘤腔,達到封閉瘤腔的目的。需注意術中封閉鎖骨下動脈開口可能造成椎動脈急性缺血,術前同樣需要做好後循環評估。谷湧泉等認為,一側椎動脈如果不是優勢動脈,可以直接封堵該側鎖骨下動脈;如果是優勢動脈,若術前能夠評估基底動脈環通暢,也可以直接封堵。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術前完成了鎖骨下動脈球囊阻斷實驗,儘可能避免後循環缺血癥狀的發生。由於頸肩部大量的分支血管代償,臨床上鎖骨下動脈封閉後發生急性上肢動脈缺血的病例並不多見,多數僅有上肢乏力、脈搏消失,急性壞死少見。隨著時間推移,代償能力不斷增強,肢體力量可以逐漸恢復。病例3採用胸主動脈覆膜支架加彈簧栓栓塞,術後出現患側上肢活動耐量下降,隨訪半年後症狀基本緩解。
病例5採用多層裸支架技術。該患者椎動脈起自瘤腔,且相對優勢,因為顧忌到封閉患側椎動脈導致後循環缺血,我們應用了多層裸支架的概念,給予重疊放置兩個裸支架完成腔內治療。多層裸支架是一項新興的技術,臨床工作中發現,當動脈瘤被數層裸支架隔絕後,瘤腔內血流速度明顯減緩,隨訪過程中大部分動脈瘤都會血栓化並縮小。多層裸支架首先在內臟動脈瘤中得到應用,在累及或緊鄰內臟動脈的動脈瘤治療中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有學者應用於鎖骨下動脈瘤,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多層裸支架通過減少進入瘤腔的血流誘發瘤腔血栓化,同時支架內保持層流,在保持支架內及分支血管通暢的基礎上使得瘤腔血栓化。實際操作過程中,裸支架層數並沒有嚴格規定,DSA下瘤腔內血流速度明顯下降時,即可認為網孔密度已經達到要求。Sfyroeras等報道使用多層裸支架後瘤腔內血流即刻減少50%~70%。CTA隨訪顯示一般3~6個月後瘤腔才完全血栓化,血栓化的時間可能與瘤腔的形態、瘤腔內側枝血管以及個體凝血狀態有關。通常認為如果6月後瘤腔內仍有血流可以認為治療失敗。目前,國際上已有成品支架(Cardiatis多層裸支架),但尚未在國內上市。本例我們重疊釋放2個裸支架,術中發現瘤腔血流速度明顯下降,術後隨訪12個月瘤腔並沒有血栓化,所幸瘤體直徑也並未增大,後續轉歸仍需密切隨訪觀察。該技術出現不久,對其機制的研究還比較膚淺,遠期效果還需要繼續隨訪。
總之,鎖骨下動脈瘤可以選擇腔內治療,其具體方式的選擇需要綜合考慮瘤體大小及其與主動脈、頸動脈、椎動脈的空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