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10 22:08

  目的:探討鎖骨下動脈瘤的腔內治療價值。

  方法:2012年1月~2014年3月腔內治療鎖骨下動脈瘤8例,其中真性動脈瘤6例,假性動脈瘤2例。5例行覆膜支架,1例行覆膜支架+裸支架,1例行降主動脈支架加彈簧栓栓塞,1例行多層裸支架。

  結果:8例均順利完成手術,無嚴重併發症,手術時間平均69 min,出血量平均30 ml。8例隨訪6~26個月,平均15個月,7例瘤腔完全血栓化,1例多層裸支架隨訪12個月,瘤腔有內漏,但瘤體直徑無增大。

  結論:腔內技術是治療鎖骨下動脈瘤的一個可行方法,需要根據瘤體大小及與主動脈、頸動脈、椎動脈的空間位置綜合選擇術式。

  鎖骨下動脈瘤(subclavian artery aneurysm,SAA)臨床上少見,治療多選擇傳統開放手術。但由於鎖骨的阻擋,主動脈弓上動靜脈、神經等縱橫交錯,手術難度大,手術風險及併發症率較高。近年來,隨著腔內技術和材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SAA病例選擇腔內治療。我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科共收治11例SAA,其中8例因顧忌傳統開放手術風險故選擇腔內治療,現報道如下。

  1、方法

  6例因瘤體近遠端有足夠的鉚合距離選擇行覆膜支架腔內修復。穿刺右股動脈,植入導絲、導管鞘。靜脈5000 U肝素全身肝素化。導絲、導管配合頸動脈導引導管進入主動脈弓,選擇進入鎖骨下動脈。病例1因血管扭曲且瘤腔較大,難以選擇瘤腔遠端,遂穿刺肱動脈,以圈套器捕獲導絲建立工作通路。造影評估瘤體及近遠端血管直徑選擇合適大小覆膜支架並準確釋放,覆膜支架直徑大於近端瘤頸1~2 mm,長度滿足覆蓋瘤體近遠端正常血管至少1 cm。病例2因覆膜支架內殘餘狹窄遂再次植入球擴支架(Biotronic8×38 mm)。術後給予腸溶阿司匹林100 mg、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波立維)75 mg抗血小板治療,6個月後改為阿司匹林繼續抗血小板治療。

  1例因瘤體緊鄰主動脈選擇行胸主動脈支架聯合左鎖骨下動脈栓塞。解剖右側股動脈,並穿刺左側肱動脈。靜脈肝素化後,行胸主動脈造影、確定左頸動脈、左鎖骨下動脈開口位置,測量頸動脈開口處胸主動脈直徑,並選取合適的覆膜支架。支架覆膜前緣定位於左頸動脈左側邊緣,釋放覆膜支架。以直徑8 mm彈簧栓2枚置於瘤體遠端。術後給予阿司匹林100 mg抗血小板治療。

  1例因優勢側椎動脈起自瘤腔,為避免封閉椎動脈導致後循環缺血癥狀,遂選擇行多層裸支架。靜脈5000 U肝素全身肝素化。導絲、導管配合頸動脈導引導管進入主動脈弓,選擇進入鎖骨下動脈。造影評估瘤體及近遠端動脈直徑,選擇支架(Smartcontrol 8-80 mm×2)重疊釋放。術後給予腸溶阿司匹林100 mg、波立維75 mg抗血小板治療,6個月後改為阿司匹林繼續抗血小板治療。

  2、結果

  6例行覆膜支架腔內修復(其中1例為覆膜支架+裸支架),1例行胸主動脈支架聯合彈簧栓栓塞,1例行多層裸支架。手術均順利完成,平均手術時間69 min,平均出血量30 ml。圍手術期無患者死亡、無急性動脈血栓及心腦血管意外發生。穿刺點均未發生假性動脈瘤、動靜脈瘻及較大血腫。無急性上肢缺血及後循環缺血癥狀。7例術中造影提示瘤腔完全血栓化,1例多層裸支架瘤腔可見內漏。8例隨訪,無動脈瘤破裂或與手術相關而導致死亡或致殘,支架內均通暢。1例胸主動脈支架加彈簧栓栓塞術後有左上肢活動耐力下降,6個月後症狀基本緩解。多層裸支架患者術後6、12個月複查CTA提示瘤腔仍然沒有完全血栓化,但瘤體也無進一步擴大。

  3、討論

  SAA臨床不多見,約佔所有外周動脈瘤的1%,可能與動脈粥樣硬化、胸廓出口綜合症、大動脈炎、動脈中層變性壞死、感染、創傷等原因有關,以動脈粥樣硬化較為常見。鎖骨下動脈瘤患者可無明顯症狀,可因其他檢查無意發現。部分患者因頸部或鎖骨上窩包塊就診,可有吞嚥困難、上肢麻木、無力等症狀。若形成血栓脫落阻塞遠端動脈,可引起上肢缺血;若瘤體破裂,出現出血性休克可危及生命。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於SAA的篩查有幫助,但由於胸鎖關節的阻擋,此項檢查並不確切。動脈造影可以瞭解瘤體和分支動脈的情況,但由於瘤體內往往存在附壁血栓,動脈造影只能顯示動脈瘤腔內血流情況,具有很大侷限性。核磁血管造影(MRA)和CTA不僅可以清晰顯示腔內血流,還能夠準確的顯示瘤體範圍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係,對確定治療方案具有指導意義。

  SAA經典外科治療策略是瘤體切除、原位或旁路重建動脈。但由於鎖骨的遮擋以及與毗鄰組織解剖關係複雜,動脈瘤與周圍組織多有粘連,對SAA的分離顯露十分困難,局部操作空間狹小,手術困難很大。腔內治療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的優點,具有外科手術無法比擬的優勢。但腔內治療方式的選擇需要考慮到SAA與椎動脈、頸動脈以及主動脈之間的空間毗鄰關係。

  本組6例應用覆膜支架行腔內修復術,選擇該術式是因為SAA近端瘤頸條件充分,遠端有充分鉚合距離,術中造影顯示動脈瘤封堵滿意,術後隨訪無內漏,支架內通暢。所有病例瘤體近端距主動脈弓或右頸動總脈開口超過1 cm,其中4例瘤體鄰近或累及椎動脈為延長遠端鉚合區而封閉了同側椎動脈。術中需要注意,SAA往往發生於鎖骨下動脈起始段,此處動脈往往存在扭曲,應儘量選擇柔順性好的覆膜支架。若選擇支撐力大而柔順性差的支架,有可能出現支架打折,導致治療失敗。由於近端瘤頸有限,術中精確定位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將瘤體至於顯示屏中央,尋找最適合的投射角度,放大局部影像,並清楚標記鎖骨下動脈開口位置。其次,術中應儘量保留患側椎動脈,若必須封閉椎動脈,術前一定要行鎖骨下及椎動脈造影仔細評估。封閉一側相對健康的椎動脈引起神經系統併發症發病率為8%,如果對側椎動脈纖細或存在病變,發病率更高。因此,如果需要封閉一側椎動脈,必須完成椎動脈球囊阻斷實驗,以避免封堵患側的椎動脈而導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右側鎖骨下動脈起始段的SAA行腔內治療應謹慎實施,避免支架近端阻擋右側頸動脈血流。此類支架輸送系統通常需要F8以上鞘管,肱動脈入路容易產生穿刺相關併發症,因此,一般選擇股動脈入路。順向造影也有利於弓上動脈以及顱內動脈造影,評估顱內前後循環代償情況。對於某些扭曲嚴重或瘤腔空間大導絲難以選擇到瘤體遠端的病例,可以採用雙入路,通過圈套器將導絲引到肱動脈並建立超硬導絲通路,以支撐支架的輸送系統。

  對於瘤體靠近主動脈弓的病例,近端瘤頸長度不夠,使用常規覆膜支架,不僅隔絕不完全,錨定也不穩固,容易造成移位,導致治療失敗。此時可以選擇胸主動脈覆膜支架覆蓋鎖骨下動脈起始端,同時彈簧栓栓塞阻止反向血流進入瘤腔,達到封閉瘤腔的目的。需注意術中封閉鎖骨下動脈開口可能造成椎動脈急性缺血,術前同樣需要做好後循環評估。谷湧泉等認為,一側椎動脈如果不是優勢動脈,可以直接封堵該側鎖骨下動脈;如果是優勢動脈,若術前能夠評估基底動脈環通暢,也可以直接封堵。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術前完成了鎖骨下動脈球囊阻斷實驗,儘可能避免後循環缺血癥狀的發生。由於頸肩部大量的分支血管代償,臨床上鎖骨下動脈封閉後發生急性上肢動脈缺血的病例並不多見,多數僅有上肢乏力、脈搏消失,急性壞死少見。隨著時間推移,代償能力不斷增強,肢體力量可以逐漸恢復。病例3採用胸主動脈覆膜支架加彈簧栓栓塞,術後出現患側上肢活動耐量下降,隨訪半年後症狀基本緩解。

  病例5採用多層裸支架技術。該患者椎動脈起自瘤腔,且相對優勢,因為顧忌到封閉患側椎動脈導致後循環缺血,我們應用了多層裸支架的概念,給予重疊放置兩個裸支架完成腔內治療。多層裸支架是一項新興的技術,臨床工作中發現,當動脈瘤被數層裸支架隔絕後,瘤腔內血流速度明顯減緩,隨訪過程中大部分動脈瘤都會血栓化並縮小。多層裸支架首先在內臟動脈瘤中得到應用,在累及或緊鄰內臟動脈的動脈瘤治療中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有學者應用於鎖骨下動脈瘤,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多層裸支架通過減少進入瘤腔的血流誘發瘤腔血栓化,同時支架內保持層流,在保持支架內及分支血管通暢的基礎上使得瘤腔血栓化。實際操作過程中,裸支架層數並沒有嚴格規定,DSA下瘤腔內血流速度明顯下降時,即可認為網孔密度已經達到要求。Sfyroeras等報道使用多層裸支架後瘤腔內血流即刻減少50%~70%。CTA隨訪顯示一般3~6個月後瘤腔才完全血栓化,血栓化的時間可能與瘤腔的形態、瘤腔內側枝血管以及個體凝血狀態有關。通常認為如果6月後瘤腔內仍有血流可以認為治療失敗。目前,國際上已有成品支架(Cardiatis多層裸支架),但尚未在國內上市。本例我們重疊釋放2個裸支架,術中發現瘤腔血流速度明顯下降,術後隨訪12個月瘤腔並沒有血栓化,所幸瘤體直徑也並未增大,後續轉歸仍需密切隨訪觀察。該技術出現不久,對其機制的研究還比較膚淺,遠期效果還需要繼續隨訪。

  總之,鎖骨下動脈瘤可以選擇腔內治療,其具體方式的選擇需要綜合考慮瘤體大小及其與主動脈、頸動脈、椎動脈的空間位置。

如何在腔內治療鎖骨下動脈瘤?相關文章
胸主動脈瘤或夾層近端錨定區不足時應如何處理?主動脈瘤和AD腔內修復術中,人工血管內支架(stent-graft,SG)在病變近端的確切錨定是成功曠置瘤腔或封閉原發破口的關鍵。本文中近端錨定區是指StanfordB型AD原發破口或胸降主動脈瘤(DTAA)瘤體近端與左鎖骨下動脈開口之間的距離,Dake和Criado都認為理想的條件是≥20mm,若<15mm,SG近端錨定不確切,而且主動脈弓彎曲
發布於 2023-01-26 19:07
0評論
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SAH)80%由顱內動脈瘤破裂引起,在腦血管意外中,僅次於腦血栓和高血壓腦出血,位居第三。本病好發於40一60歲中老年人,青少年少見。顱內動脈瘤不是腫瘤,而是顱內動脈壁上的異常膨出,多為囊性膨出,大多不超過1cm,2-3mm的小動脈瘤也很多見。腦動脈瘤多見於腦底動脈分叉部位。以前交通動脈、後交通動脈處多見。大多數顱內動脈瘤平時可沒有症狀,一旦破裂就會出現蛛網膜下腔出血,根據
發布於 2023-03-24 12:46
0評論
動脈瘤並不是腫瘤,它是動脈壁在病理因素作用下局部薄弱後發生擴張而向外膨出,外觀形似“瘤”,因此而得名。我們平時所講的腫瘤是細胞的異常增生,惡性腫瘤的致命主要是全身轉移。儘管動脈瘤與腫瘤完全是兩個概念,但它破裂致死的兇險度卻超過任何腫瘤。 動脈瘤在英文中有一個專有名詞“aneurysm”,這是一個來源於希臘語的詞彙,其原意是“擴張”,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古希臘的天才醫學家蓋倫,他描述到“當動脈發生擴
發布於 2023-03-07 04:41
0評論
摘要目的:總結腹主動脈瘤腔內治療經驗。方法:自2001年9月至2008年12月,在血管外科採用腔內治療腹主動脈瘤84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6例,平均年齡70歲。結果:84例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均或成功(包括8例動脈瘤破裂急診腔內修復術)。應用分叉支架77例,直型支架7例,其中包括開窗支架2例。術後30天內死亡2例(死亡率2.4%),分別死於急性心肌梗塞和感染性休克。結論: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是安全
發布於 2022-10-10 18:33
0評論
腦動脈瘤之所以被稱為“不定時炸彈”,是因為它不見得必然“爆炸”,應當說相當一部分動脈瘤還是能夠和人終生和平共處的。據報道腦動脈瘤的屍檢率還是挺高的,在0.2%到4.5%,而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年發病率僅為10.5/10萬。但是,“炸彈”畢竟是“炸彈”,一旦爆炸,則往往產生災難性後果。要回答未破裂動脈瘤在甚麼情況下容易破裂出血的問題,就要了解未破裂動脈瘤形成、發展和破裂的危險因素,這些危險因素包
發布於 2022-10-20 04:34
0評論
關於顱內動脈瘤的治療內容中,應包括可糾正的危險因素。在下列危險因素中,最有意義的可糾正的危險因素包括:吸菸、高血壓以及酗酒。吸菸吸菸對於動脈瘤的影響是很大的,雖然其原因尚不清楚,但是吸菸者血清內彈性蛋白酶與a1抗胰蛋白酶比例失衡或彈性蛋白酶的增高均可導致動脈瘤的形成以及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1、動脈瘤的形成:吸菸者多發動脈瘤的幾率高。2、動脈瘤的生長:吸菸與未破裂動脈瘤的生長增大密切相關。3、動脈
發布於 2023-01-25 03:22
0評論
2010年,國內共完成胸主動脈擴張性疾病腔內治療3000餘例,尤其主動脈夾層腔內治療的病例數位居世界第一,這一成就像斷肢再植技術一樣使中國的血管外科醫生再次引起全世界血管外科醫生的矚目。而回想從1998年長海醫院完成中國第一例主動脈夾層腔內隔絕術開始,僅僅10餘年間,開展該技術的單位已經遍及全國,治療的病種從主動脈夾層到真性動脈瘤、假性動脈瘤、透壁潰瘍,能夠治療的病變範圍從侷限在降主動脈發展到主
發布於 2023-03-07 03:01
0評論
    顱內動脈瘤是血管局部的膨大形成的囊狀突起,由於特殊的組織病理學和血流動力學的原因,動脈瘤常常長在向腦部供血的血管上。屍檢分析成年人的患病率在1-5%之間。但是大部分動脈瘤很小並且據估計這些動脈瘤中大約50-80%的在一生中不會破裂。動脈瘤的形成與先天及後天獲得性因素有關。有2個以上的直系親屬患有動脈瘤或者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家族中成員的動脈瘤發病率在8-9%之間。很多結締組織病與動脈瘤的形成
發布於 2022-10-22 18:14
0評論
日常生活中,顱內動脈瘤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還比較陌生,但這種疾病卻可以出現在任何年齡的患者中,一旦發病死亡率極高,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還沒趕到醫院,已告別人世。顱內動脈瘤可以說是隱藏在我們身體裡的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威脅到我們自身及周邊親人的生命。那麼甚麼是顱內動脈瘤呢?下面為大家做一下關於腦動脈瘤的臨床知識介紹。甚麼是顱內動脈瘤顱內動脈瘤又稱腦動脈瘤,是腦動脈內腔的侷限性異常擴大造成動脈壁的一種
發布於 2022-12-22 03:30
0評論
生長在腦內的動脈瘤稱顱內動脈瘤,儘管動脈瘤分很多類型,但對於常見的動脈瘤,通俗地解釋,就是腦血管在局部發生膨出,宛如血管上吹出一個小的氣球,它是一種血管病,不是腫瘤。常見的動脈瘤一般為先天性,但不要誤解,這裡所說的先天性,並不是出生後就有,或者父母一定會遺傳給子女,而是指病人的血管在發育上存在一定的結構缺陷,但有缺陷不一定就會長動脈瘤,所以不必過分擔心。動脈瘤最大的危險是破裂出血,一旦破裂後,死
發布於 2023-03-06 09:1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