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飲食養生
中醫飲食養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上自古以來便有“醫食同源”的說法。現今一般習慣稱飲食養生為“食補”、“食養”,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利用飲食來保健強身、營養機體、延緩衰老。《素問?藏氣法時論》指出,飲食之道應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由於飲食是保證機體氣血充足、五臟六腑功能旺盛的主要物質基礎,因此科學合理地安排飲食,才能增進機體健康,抵禦外界致病因素的干擾。所謂的科學合理安排飲食,不但包括合理的飲食調配、飲食有節、飲食衛生,還涵蓋進食後的保健與食後的調理,如食後散步、摩腹等。
然而,由於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應運而生的獨特飲食方式往往使機體不是處在飢餓狀態,就是暴飲暴食,使得機體不能按照一定規律攝取營養物質。另外,飲食搭配的不合理,使得飲食種類的偏勝或偏衰,導致某一臟腑功能過剩,或是使得體內缺乏某些食物成分而導致疾病。現代研究已經得知,人體內缺乏某些食物成分就會導致疾病。例如,過食肥甘厚味會引起血脂、血壓、血糖增高、超重等。此外,飲食偏嗜也會導致臟腑功能失調。
如《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指出“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殃。”“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這是指飲食的五味必須調和,飲食必須合宜,方能對五臟起到全面的滋養作用,不能偏於某一味或某一類,否則容易導致機體陰陽失衡而產生疾病。
中醫食療方法中的食藥同用、食藥同源,一直是中醫飲食養生的一大特點。應用飲食治療或輔助治療疾病方面,其作用與藥物的療法也基本相同,主要是以祛邪和扶正為主,體現“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則熱之”、“熱則寒之”等原則。現代研究如生山楂、燕麥可以降低血脂,芹菜、木耳可以降低血壓,蓮子、百合、龍眼肉可以安神,核桃可以消除大腦疲勞等。總之,以飲食調理或治療機體的例子不勝枚舉。因此,合理安排飲食以保證機體的營養,是確保機體臟腑功能旺盛、氣血充實的主要方法,對於亞健康人群可起到一定的干預和治療作用。
2、起居養生
相關研究顯示,亞健康人群主要集中在30歲~55歲的階段,這些人群多數正處於體力或腦力活動旺盛的時期。由於長期處於競爭激烈、超負荷運轉的狀態,普遍有作息不規律、起居無常的特點,加上缺少鍛鍊與自我調節,導致身心出現疲勞、乏力、健忘、失眠、頭暈頭痛等而不得緩解的亞健康狀態。
中醫養生強調起居有常、動靜結合,其中起居有常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包括食衣住行、站立坐臥、苦樂勞逸等都能夠有一定的規律併合乎自然界和人體生理常規,以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所謂規律是指客觀的規定和戒律。現代醫學證實,人的生命活動都遵循著一定的週期或節律,經由後天的訓練與培養,人的大腦皮層在機體內的調節活動形成有節律的條件反射系統,條件反射系統一經建成,其活動就相對穩定。
而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可在大腦神經中樞建立各種條件反射,並使其不斷鞏固,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良好的生活習慣又可以提高人體的適應力,調養人的神氣,使人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反之,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則會引起早衰甚至導致疾病。如《內經》所言:“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因此培養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按時睡眠及起床,準時用餐,定時工作學習,對機體的健康長壽都是有益處的。
另外,動靜結合、勞逸適度對於人體的養生保健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提到:“養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疲及強所不能堪耳。”這是指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有適當的勞作、勞動(包括體力和腦力),如此可起到強健體魄、增強體質、活動筋骨、鍛鍊意志、調節精神的作用。但是勞與逸之間是一種相互對立又相互協調的關係,既不可過勞,也不可過逸,兩者需中和,有勞有逸,動靜結合,如此才對人體有益。
3、情志養生
現代人由於長期處於快節奏且高度緊張的競爭環境下,造成精神狀態與社會適應能力的不協調,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症狀已是亞健康人群普遍存在的現象,如情緒低落、心煩意亂、焦慮不安、孤獨感、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學習困難等等,因而精神心理的保健也成為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醫學認為人有七情,而七情致病不但影響人體氣機血液的運行,也影響五臟六腑的功能活動。如《內經》中指出:“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故歷代醫家把調養精神作為養生長壽的重要環節,認為“神清志平,百節皆寧”,“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而調神之法主要包括清靜養神、立志養神、開朗樂觀、調暢情志、心理平衡等。可通過冥想、氣功、琴棋書畫、運動等方法來保持思想清靜、怡情養性、堅定信念,維持心態平和、寵辱不驚、形神舒暢,從而達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之效。
2008年世界衛生報告中呼籲迴歸初級衛生保健,認為目前初級衛生保健的觀念、原則和方法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為適用。由於現在衛生保健的提供模式往往側重於疾病、高科技和專業醫療,健康被視為生物醫學干預的結果,而預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遭到忽視。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如果能更好地利用現有的預防措施,全球疾病負擔可以減輕70%。中醫學在長期的實踐發展中總結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所形成的預防保健養生體系比現代醫學具有全方位的優勢。中醫學對亞健康狀態的認識與治療,
相對於西醫而言,更是具有花費少、副作用小、療效明顯及治療方法多樣化等特點。在調攝方面主張採取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等原則,在養生調理上,除了採取上述方法之外,還有保健針灸、按摩、浴身、睡眠、體質養生等不同方法,即所謂“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通過調整機體臟腑氣機,促進機體恢復陰陽平衡狀態,防止疾病的產生與轉變,都是中醫學有別於西醫學的優勢。
亞健康人群的產生,雖然尚未達到疾病的診斷標準,然而在生理、心理與社會環境方面已反映出不和諧,這些不和諧可通過適當的預防手段轉化為正常健康狀態,若不加以干預則會進一步發展為疾病狀態。中醫養生保健方法有著獨特性與實用性,在西方國家也逐漸受到多數人的歡迎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