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差异除了与诸多心理学因素有关外,有没有生理学基础呢?
《自然》杂志近期刊登的一篇论文为我们部分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科学家发现小鼠脑部杏仁核内一种名为Neuropsin的蛋白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在对应激后小鼠的焦虑行为进行调控:去除或抑制上述蛋白和信号通路后,小鼠对原先引发焦虑行为的刺激失去了反应;反之,向小鼠杏仁核内注射这种蛋白则能恢复小鼠的焦虑行为。上述蛋白在人类脑组织中同样存在,故此科学家们推测人们面对焦虑不同程度的反应可能也与此有关。
当感受系统察觉到应激事件时,人脑会评估当前刺激并与过去经验进行比较,一系列应激激素随之释放,皮质类固醇激素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同时,大脑的边缘系统会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协调行动,调节下丘脑室旁核的活动并对情绪施加影响。杏仁核是脑组织中产生、识别和调控情绪的主要部位,负责评估情绪事件以及产生有关恐惧的记忆,它同时还是多种应激激素和神经化学介质作用的标靶。面对压力,杏仁核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会导致相应的情绪变化,这些已被临床和实验资料所证实。通过对杏仁核中微观世界的探索,将有助于我们探寻情绪产生的机理,并帮助我们远离有害情绪。然而,对于焦虑等情绪的研究,当前的行为和神经科学还处于较为初始的阶段。对普通人而言,心理学中关于心理应激现象及其规律的归纳总结看上去实用意义更大一些。
众所周知,过度焦虑会带来不良后果;那么面对压力完全不产生焦虑反应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事实上,我们可以把应激反应比作一把箭在弦上的弓。当压力(应激源)拉开弓弦的时候,如果弓弦完全没有产生张力(焦虑)或者由于张力过高而崩溃,那么这支箭无论如何都不会飞得太远。要达到理想的目的,我们要做的只是把焦虑控制在有益的范围之内,如此一来应激反应给我们带来的高效率更会让我们又好又快地完成工作。当面对压力时,焦虑的程度取决于认知水平、社会支持、个体特征等多方面因素。控制、减轻或战胜焦虑也应从这些方面入手。年龄小的孩子们可能会对雷声感到恐惧,然而当他们了解到雷电的产生过程之后,先前的紧张情绪就会大大减轻。这就是认知水平对心理应激施加影响的一个简单例子。
当我们对压力或生活事件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对事情发展的性质、程度和可能性有较高预见力的时候,压力或生活事件所带来的焦虑情绪便会随之减少。面临同样的考试,一个有过精心准备和复习的学生会比毫无准备的考生更加镇定;少数情况下,在一般的交流和倾诉无法满足需要的时候,求助于心理咨询师也是个好主意,特别是在某些极端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伤亡发生之后,专业心理支持更有助于缓解群体焦虑。
在相同的认知水平、类似的社会支持下,个体之间也会对相同的应激源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这些差异则要从个体特征方面加以解释。人们观察到,由于年龄、性别、文化、职业、身体素质或个性气质的不同,个体面对压力所产生的情绪反应也不尽相同。
那么,在个性、文化、职业、气质等因素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使我们在面对压力、遭遇焦虑时卸下包袱,表现得更好呢?
首先,提高认知水平,通俗地说,就是“面对它”:正视压力将减少恐惧和不安,焦虑往往源自对未知的消极看法,理性分析会使我们认清形势;其次,自我暗示与幽默对待,即“笑对它”:告诉自己即便是最坏情况也不过如此,适度的自嘲和夸张的表达对缓解焦虑颇为有效;第三,寻求他人帮助,即“分担它”:来自亲朋好友的鼓励和安慰有些时候能平复我们的情绪,使我们获得勇气和力量;第四,暂时将注意力转向别处或休息,即“转移它”:投身球场,练练太极或者做做瑜伽,如果还能睡得着,那就去睡一觉吧,醒来后你会发现情况可能会好不少;最后,当上述一切努力都成效甚微,焦虑的阴影始终难以摆脱并影响正常生活时,我们还可以求助于专业人士和药物,即“治疗它”:过度的焦虑已经进入神经症的阶段,医生们会有针对地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