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1-26 19:16

  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時辰,在十二時辰當中,經絡和臟腑有選擇性地“值班”。十二時辰能幫助我們養生,還能幫助我們吃藥。上午陽氣上升,我們藉助這個時機補給溫陽的藥,就比其他時間效果顯著;傍晚氣降的時候補給養陰的藥,也往往事半功倍。

  午時預防腦出血。午時(11:00~13:00)是一天中陽氣最重的時候,也是氣血上衝的時候。這時有高血壓的病人就不能喝酒,不能生氣,也不能用重力,否則很容易得中風及出血病,比如鼻出血、眼角出血、腦出血等。所以在午時之前,尤其在夏至前後,有高血壓的人要吃降壓藥。

  子時提防心臟病。子時(23:00~1:00)和午時相反,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也是氣機降得最低的時候。那麼有氣虛的人,就容易在這時氣短;心臟不好的人,容易在這時猝死;低血糖的人,也容易在這時發病。所以有上述病症的人就應提前吃藥,才能安然度過子時。

  卯時注意五更瀉。卯時(5:00~7:00)是一天中陰陽平衡的時候,但此時陽虛病人容易發病,陽虛使陽不能和陰平衡,常見的表現是“五更瀉”,即天剛剛亮的時候就拉肚子,還常有怕冷、四肢冰涼等症狀。這是由於腎陽虛命火不足,不能溫養脾胃所致。患者應在上午多補充些改善畏寒體質的食物,如羊肉、鵝肉、鴿肉、枸杞、韭菜、核桃、黑豆、栗子等。與此同時,煲湯適當放點胡椒,炒菜稍微放點辣椒、生薑,都有利於養陽氣。

  酉時注意防肺病。酉時(17:00~19:00)也應是陰陽平衡的,但很多陰虛病常在這個時候發作。比如肺結核多為肺陰虛,患者常在傍晚時感覺口乾發燒,手心腳心發燙。此時,我們為患者補給一些麥冬、百合、 銀耳等養陰清肺的藥物,就要比其他時候給藥效果倍增。

四時養生您知道多少?相關文章
中醫養生學歷史悠久,是我國傳統文化之瑰寶,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以來總結的保健防病的一門科學,同時也包含了“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發、治其未傳、瘥後防復”的治未病理論。中醫學強調“天人合一”,即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協調統一,所以養生在注重衣食住行的同時,還要注意季節的變化,按季節變化調整養生方略。一、春季養生原則――升發陽氣,條達肝氣春季(立春至穀雨)氣候變化多,由冬入春,人們的抗病能力
發布於 2023-01-20 00:56
0評論
秋季,暑夏的高溫已降低,人們煩躁的情緒也隨之平靜,但許多因素往往在不經意間影響著您的健康,且夏季過多的損耗也應在此時及時補充,秋季也應特別重視養生保健。《管子》中記載:“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這是古人對四時挑攝之宗旨:順應四時養生要知道春生、夏長、
發布於 2022-12-09 08:17
0評論
隨著以“神醫”張悟本及其打造的養生幻象“悟本堂”為代表偽養生時代的終結,我們除了拍手稱快外,不禁要問,養生保健還能相信甚麼,我們到底怎麼養生?在此,我們重提傳統醫學的“膏方”無疑是個應時之需。中醫認為,天人相應,天人合一,人應順應自然四時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故冬有所藏,則春有所生,夏有所長。從治療上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夏病冬治”。"冬令進補"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亙古不變的
發布於 2023-02-27 17:56
0評論
中醫養生學歷史悠久,是我國傳統文化之瑰寶,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以來總結的保健防病的一門科學,同時也包含了“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發、治其未傳、瘥後防復”的治未病理論。中醫學強調“天人合一”,即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協調統一,所以養生在注重衣食住行的同時,還要注意季節的變化,按季節變化調整養生方略。一、春季養生原則――升發陽氣,條達肝氣春季(立春至穀雨)氣候變化多,由冬入春,人們的抗病能力
發布於 2023-02-22 13:41
0評論
春為四時之首,春季是農曆的一月到三月,從立春到立夏前,含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六個節氣。《黃帝內經》:“春三月,此謂發陳。”意思是說,春季為推陳出新、生命萌發的時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氣,萬物顯得欣欣向榮。春季是一個氣候多變的季節。正如俗話所說:“春天孩兒臉,氣候常多變。”這是因為春季為冬夏季風轉換的季節,太平洋暖流與西伯利亞寒流交匯,造成冷暖氣流互相爭雄,導致氣候變化多端,所以常常出
發布於 2023-02-22 03:21
0評論
養生也稱“攝生”、“養性”,其目的就是保持身體健康、預防疾病、延年益壽。《靈樞?本神》篇中指出:“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祖國醫學把“人與天地相應”、“順應自然”作為養生防病的重要指導原則。白露時節將臨,如何做好養生呢?白露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節氣,也是九月的第一個節氣。每年9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交“白露”節氣,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溼
發布於 2023-03-26 19:01
0評論
養生不是讓我們學和尚打坐,道士煉丹,當然我們不否認那是人家專業人士的養生方法。而對於我們大多數的常人來說,養生實際上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習慣,一種生活態度。你一頓吃多少東西感覺舒服,衣服怎麼穿才合適還不感冒,家裡養些甚麼植物會更賞心悅目。這些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東西都是養生,所以與其說養生是保養生命,不如說是在打理生活,因為生命的過程就寓於在每天的衣食住行和柴米油鹽中。養生教育不是在辦養殖場
發布於 2023-02-27 18:11
0評論
現在是冬末春初,在經歷了連續數天的陰霾之後,又迎來了美麗晴朗的春日。那麼,在中醫人的眼中,我們是如何看待春天的呢?今天就為大家送上我2012年春季養生網絡版文字實錄內容。受邀嘉賓懷柔區中醫醫院主治醫師、醫務科科長張亮採訪提綱主持人:網民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觀看懷柔信息網在線訪談節目,我是主持人xx。春天是大地復甦,萬物生長的季節,也是健康養生的最佳時機之一。今天我們就邀請懷柔區中醫醫院主治醫師、
發布於 2023-01-06 17:11
0評論
血脂單位有兩種,有的醫院化驗單結果用的是mmol/L,還有的醫院用的是mg/dL,這兩種結果數值差別很大,有時候看的患者不知所以然,不知道怎麼比較兩種數值。下面告訴你們怎麼把這兩種單位換算成一種單位,這樣就可以互相比較了: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換算都一樣:1mmol/l=38.7mg/dl;甘油三脂是1mmol/l=88.6mg/dl比如說,您的膽固醇水平是5mmol/l,那麼就等
發布於 2023-01-05 11:31
0評論
養生,又稱“攝生”,講的是如何保持生命,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素問.上古天真論》:“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段文字明確表明通過調攝精神,祛病健身的思想。本文試從以下幾方面簡單探析中醫養生學。1、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內容1.1預防為主《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不亦晚乎!”這裡強調的是一種“上工治未病”的思想。中醫學把防患於未
發布於 2023-02-01 09:4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