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內、外翻的病因
膝內翻畸形的發病機制
1、缺鈣和遺傳是膝內翻形成的兩個基礎。
2、但更直接還是在於走姿、站姿、坐姿及一些運動因素,長時間給膝關節一側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會牽拉膝關節一側的側副韌帶,長期如此,造成單側側副韌帶鬆弛。
3、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是膝關節內外側角度的穩定結構。當外側副韌帶鬆弛的情況下,內側副韌帶偏大的力量就會牽拉小腿脛骨向內側旋轉,形成膝內翻 ,相反則形成膝外翻。
膝內外翻的危害
1、影響體型與健美。
2、損害人體健康――繼發骨性關節炎。
3、對體型、健康的危害所造成的心理壓力。
臨床表現
1、膝關節不適
兒童或者少年患者,患病時間較短,膝部症狀較輕或無症狀。隨著年齡的增長,青春期患者對畸形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心理負擔逐漸增大,膝部可能出現輕度不適,但心理壓力大於膝部不適。30歲以上患者症狀較明顯,一般在行走或勞累後,膝部酸困不適或疼痛,若畸形嚴重者可伴有踝關節的不適,休息後症狀可緩解,中老年患者則出現膝關節繼發性骨性關節炎的臨床表現。
2、膝關節疼痛與活動受限早期疼痛不太明顯,一般在患病25~30年以後,開始出現膝關節疼痛症狀,開始只在行走較長距離後,出現膝部疼痛,休息後可自行緩解。後症狀漸漸加重,疼痛為持續性,影響睡眠和休息。繼疼痛加劇後,膝關節屈伸活動亦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屈曲範圍可越來越小,有的僅有幾十度活動範圍,嚴重的患者,膝關節趨於僵直。
3、畸形
膝內、外翻患者最典型突出的體徵。膝內翻者,膝關節向外側凸起,兩膝內緣不能併攏,雙膝髁間距加大不等,正面觀雙下肢呈“O”形,若單膝內翻者呈“D”形,並可繼發脛骨內旋、內翻和足外翻。膝外翻者,小腿呈外展狀,當下肢站立時,雙膝併攏,雙踝不能接觸而留有間隙,呈“X”形腿,單肢外翻者呈“K”字形。
4、脛骨旋轉
正常成人的脛骨從脛骨結節向遠側逐漸外旋,至踝部男性平均左側外旋16.26°,右側外旋16.42°;女性左側外旋21.48°,右側外旋22.26°。膝內翻患者的脛骨都有不同程度的內旋,嚴重者內旋50°以上,膝外翻患者也可發生脛骨內旋。
5、步態
膝內翻患者,行走時下肢不穩,左右搖擺,在幼童時即可出現,後逐漸加重;膝外翻輕者,步態無明顯異常,膝外翻重者,走路時膝關節屈曲,步幅小,頻率大且呈左右搖擺狀。仰臥位,膝內翻:內踝併攏,測量兩股骨內髁間距離;膝外翻:兩股骨內髁併攏,測量內踝距離;站立位,雙足併攏,自髂前上棘向下經髕骨中心的重力線,正常時通過第1、2蹠骨之間,膝內翻時則偏向外側,膝外翻時偏向內側。
治療
1、非手術治療:適合畸形早期,症狀較輕者,方法包括夾板、綁腿、鍛鍊、矯正儀器、鞋墊等。其好處是費用低、風險小,缺陷則是主動治療,見效慢,治療週期長,容易遺留關節畸形,對於畸形嚴重者治療效果差
2、手術治療:
(1)鋼板髓內針:一次性矯正,損傷較大,副作用較多;常見併發症:腓神經損傷、血管栓塞、骨筋膜室綜合徵。
(2)關節置換:損傷大,治療費用高,使用壽命短,僅適合年齡較大患者,常需要翻修。
(3)脛骨截骨+外固定器逐漸矯形:手術操作相對簡單,損傷較小,有利於恢復,利於術後對力線、角度的調整,易於觀察病情變化逐步矯治,畸形矯治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