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動脈瘤(AAA)治療方式的變革,是血管外科由巨創到微創發展的最好範例。自Parodi 1991年首次報道血管腔內修復術(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以來,EVAR發展迅速,其治療的有效性和微創性也得到肯定。目前,該技術已基本成熟,其進展主要體現在支架型人工血管(stent-graft,SG)的改進、操作技術的提高、術後併發症處理手段的完善以及影像學評估技術的進步。
支架型人工血管的不斷髮展
隨著EVAR技術的發展,SG性能和功能不斷改進。合金支架和超薄覆膜的結合方式進一步優化,SG的柔順性不斷提高,器材導入系統的進一步微創化和簡潔化。通過壓縮SG的體積,縮小導入器具的直徑,無需手術顯露股動脈甚至髂動脈,最大限度地實現微創。改進釋放方式,使釋放、定位和調整操作更加簡單。
針對近端錨定區解剖不良(瘤頸短、成角、口徑過大等),或累及內臟動脈開口的患者,採取“原位開窗”技術或使用開窗型SG以保持臟器血供。前者技術還有待繼續研究,後者已經有成型產品。
開窗型SG治療腎上、腎周型AAA,甚至Ⅳ型胸腹主動脈瘤都取得初步成功,可使近端錨定平面超過腎動脈、腸繫膜上動脈,甚至腹腔幹水平,極大地擴展了EVAR 的適應證。但我們也要認識到:開窗型SG對術前影像學的評估和測量要求很高;同時,對操作的技術要求也大大提高,操作者既要有EVAR的成熟經驗,也要有腎動脈等腔內治療的良好技術。這類SG的中遠期併發症也應引起重視,譬如移位、支架斷裂、內臟血管閉塞等。
髂內動脈的處理是EVAR遠端錨定區的處理的關鍵內容。鑑於多數AAA患者的腸繫膜下動脈已閉塞,有時還需人為栓塞,一般認為應至少保留一側的髂內動脈。對於合併雙側髂總動脈瘤或一側髂內動脈已閉塞,若封堵雙側髂內動脈可能導致嚴重的臀肌缺血甚至腸壞死,如何保留髂內動脈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已可以通過髂動脈分支型SG或髂內動脈重建等方法實現。如上所述,EVAR的技術成功,要求在術前良好的影像學評估前提下,根據不同的近、遠端錨定區選擇合適的SG。
手術步驟的改進
以往術中首先進行腹主動脈造影定位腎動脈、瘤體上緣、腹主動脈分叉和髂總動脈分叉,再交換超硬導絲,導入SG輸送系統。實踐中發現,超硬導絲和輸送系統導入後糾正了瘤頸、瘤體和入路動脈的扭曲,解剖位置發生改變,需要重新造影定位,增加射線攝入、造影劑用量和手術時間,因而改為一側導入超硬導絲,對側導入測量導管,超硬導絲側導入主體輸送系統至L1 水平,測量導管造影定位,避免上述的重複造影定位,簡化步驟,減少射線攝入和造影劑用量。
併發症的預防和處理
隨著時間的推移,初期EVAR的患者中,也開始出現一些特殊併發症,如內漏、內張力、SG移位、瘤體破裂、SG斷裂或破損、SG感染、臀部間歇性跛行以及主動脈腸瘻。這些併發症已得到重視,處理手段也日趨完善。在這些併發症中,內漏的預防和處理格外受到關注。由於Ⅰ、Ⅲ型內漏往往是導致術後AAA破裂的最大危險因素,一旦發現,應及時處理通過球囊擴張、釋放cuff或金屬裸支架等腔內手段來糾正。鑑於I 型內漏多是與器具有關,且很多是繼發於SG移位。可使用開窗型SG,因其腎上錨定、倒刺的設計可有效降低移位發生。
同時,研製預防內漏的SG也成為研究熱點。2003年來,復旦大學血管外科研究所與相關單位合作,研發了防I型內漏的功能性SG和防II型內漏的藥物塗層SG,都已獲成功,並取得專利。
EVAR適應證的拓寬
EVAR的適應證不斷拓寬,例如AAA破裂(rAAA)、腎動脈周圍AAA、假性動脈瘤、炎性動脈瘤以及感染性動脈瘤等都不斷見諸報道。其中,rAAA的腔內治療越來越引起重視。相對於破裂AAA開腹手術的高風險(死亡率32%~ 80%),rAAA行EVAR可以有效降低失血量、ICU 住院時間、早期併發症,總死亡率接近17%(0~40%)。多數學者認為,在rAAA的診治中,選擇合適患者行急診EVAR是可行的。
20世紀90年代EVAR的出現,對於傳統外科手術治療的地位產生了挑戰。如今,大量的臨床報道和循證醫學研究,如歐洲的EUROSTAR、英國的EVAR trail 1、荷蘭的DREAM試驗等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實驗都證實了EVAR圍手術期安全性高於傳統開腹手術,能有效降低動脈瘤相關的死亡率。對於高危患者,多數學者也認為,EVAR是合理的治療選擇。
在肯定EVAR的可行性和良好的近期療效的同時,上述實驗的隨訪結果也指出:與開腹手術相比,EVAR術後併發症率和再幹預率也是相對較高的。但也需認識到,多數EVAR的併發症還是可以通過微創的腔內技術來再次干預,而且,隨著SG的不斷改進、操作技術和圍手術期處理的日趨成熟,相信EVAR的適應證會不斷拓寬。
1997年該技術進入中國,並迅速成為中國血管外科的熱點。十幾年來,上海、北京和廣州等一些率先開展EVAR的主要單位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治療經驗,中國EVAR的病例數方面也在全球遙遙領先。我們期望:在新技術推廣和普及的同時,為完善技術、改進器具並組織進行國內、亞洲甚至世界範圍內的多中心性、前瞻性和對照性研究,建立腔內血管外科醫師的培訓制度和各地區的培訓中心,制定EVAR治療的建議性規範盡微薄之力,並最終促進EVAR不斷髮展和完善,使更多的患者從中受益。
促進血管腔內修復技術不斷髮展與完善
發布於 2023-01-26 19:27
促進血管腔內修復技術不斷髮展與完善相關文章
CEC血管腔內技術
第一章血管造影技術
第一節動脈造影
動脈造影包括造影劑的注射和圖像序列的採集。注射造影劑後,應該在造影劑到達靶血管前就開始採集圖像。開始採集圖象後,應當囑患者保持靜止不動以防止出現偽影。造影劑的注射量根據術者對靶血管流量、流速估計進行調整。在管徑較大的血管內,需要選擇短時間內打出足夠劑量造影劑的造影導管。在管徑較小的血管內,單孔的選擇性導管即可。在阻力較高的血管內
發布於 2023-01-04 20:56
0評論
患者朱**,男,65歲。手術日期:2012年3月9日。手術醫生:宋智鋼、向波等。患者因突發性胸背部撕裂樣疼痛1天入院,入院後行主動脈CTA檢查提示為StandfordA型主動脈夾層分離,破口位於升主動脈遠段,升主動脈形成侷限性假腔,假腔內已有部分血栓形成。因病人年齡較大,體質較差,暫採取降壓、鎮痛、鎮靜等保守治療。3天后病人胸背部疼痛症狀消失,一般情況良好。發病20天后再次複查主動脈CTA,發現
發布於 2023-03-07 10:01
0評論
以下因素會促進動脈硬化的發生與發展,有些事可控制的,有些是不可控制的,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把可控制因素控制好,減輕或者延緩動脈硬化的發生發展。反過來就是說,有了動脈硬化我們能做些甚麼。1、糖尿病或者糖耐量降低;2、高脂血症或者叫血脂代謝異常,如:高膽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等;3、高血壓;4、吸菸;5、過量飲酒;6、肥胖,尤其是向心型肥胖;7、缺少體力活動;8、中年男性或絕經後婦女;9、A
發布於 2022-09-29 06:39
0評論
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術(EndovascularAneurysmRepair,EVAR)是應用支架型人工血管(stent-graft,SG)將瘤體與血流隔離開來,從而減少高速血流對瘤壁的不斷衝擊,降低瘤體不斷增大和破裂的風險。自1991年Parodi首先開展以來,這種微創術式在世界範圍內迅速推廣,其可行性和良好的近期療效已勿庸置疑,但隨著EVAR的開展,一些特殊併發症也不斷出現,其中,最具挑戰性的
發布於 2023-01-26 19:57
0評論
腹主動脈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為血管外科臨床重要疾病之一,發病率約為每年每10萬人口20~40例[1]。因AAA導致65~74歲人群死亡率約為1.7%。隨AAA瘤體增大,其增長速度增快,破裂分險增加,破裂AAA死亡率高達80~90%[2]。AAA傳統開放手術30天死亡率4~12%,且多數患者因高齡或伴有其它嚴重內科疾病而不適合行開放手術。1991年,阿根廷醫
發布於 2023-01-26 20:12
0評論
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術(Endovascularaorticaneurysmrepair,EVAR)是替代傳統開放手術治療腹主動脈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的有效方法,具有創傷小、恢復快、手術和住院時間短等眾多優點。但並不是所有的AAA患者都適合行EVAR術,患者動脈瘤的解剖形態是判斷能否行EVAR術的主要因素。解剖形態不佳的患者如勉強行EVAR術,都伴隨著很高的
發布於 2023-01-27 00:37
0評論
消化道動力功能主要包括消化道蠕動、消化道通過時間、消化道電活動、消化道括約肌運動等,科學家為獲得消化道動力功能參數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消化道測壓技術。消化道為中空器官,消化道平滑肌不斷進行收縮與舒張運動,收縮時局部壓力上升,而舒張時局部壓力下降,這種變化在括約肌更為明顯,如果能準確地將壓力變化的機械信號記錄下來,分析比較健康人與不同疾病患者的差異,就可以幫助診斷消化道動力障礙性
發布於 2022-10-03 15:43
0評論
上腔靜脈為是頭面、頸部、臂部和胸腔以上血液迴流到至心臟的最大、最主要靜脈。因此上腔靜脈梗阻可引起各種臨床症狀,也被稱上腔靜脈綜合徵(SVCS),是臨床重症。引起SVCS的疾病絕大多數為惡性,主要是有肺癌及縱隔內惡性腫瘤,其中肺癌佔80%以上,且右肺中央型肺癌為主。臨床上主要症狀和體徵有:漸進性呼吸困難,面、頸、上肢腫脹,胸腹壁淺靜脈擴張,球結膜充血、水腫視物不清,頭暈,暈厥,聲嘶,頭痛,鼻塞,舌
發布於 2023-03-10 00:41
0評論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DA)是動脈粥樣化的重要肢體表現.隨著社會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齡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發病和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就診的患者將越來越多,臨床治療中的各類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問題民不會不斷出現。 PDA血管腔內介入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內科降壓、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療僅能延緩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的病
發布於 2023-03-24 19:51
0評論
隨著飲食結構改變和人口的老齡化,特別是21世紀以來,外周血管疾病特別是外周動脈性疾病(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AD)的發病率正以迅猛的速度逐年增長,需要干預的PAD的數量越來越多,病情也越來越複雜。靜脈血管性疾病雖然發病率基本穩定,但基數比較大,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害性也不可小覷,肺栓塞的風險越來越受到重視。血管疾病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必將嚴重威脅我們的健康甚至生
發布於 2023-02-15 04:0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