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全球範圍內惡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腫瘤,其發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過去二十年間,胰腺癌的診斷方法和外科手術技巧都有長足進步。然而,令人沮喪的是,即使經過完整的手術切除,胰腺癌病人預後的改善仍然進展甚微。我們團隊通過分析十餘年來資料完整的1312例胰腺癌根治性切除病人,發現十年來技術的進步和新藥的使用並未顯著提高病人的總生存時間(overall survival)。依靠單一根治性手術似乎根本無法改善胰腺癌病人生存。誠如美國腫瘤學權威Blake Cady博士所言 “Biology is King;Selection is Queen;Technical maneuvers are the Prince and Princess”。提示正是因為我們對於腫瘤生物學特性知之甚少,診斷治療又固守在傳統的解剖學基礎之上,雖有診治技術的長足進步,但實則難以“有效”地應用於胰腺癌個體化治療中來。不難看出,新的評價理念和方法應用於胰腺癌患者診療中將無疑會極大推動精確的個體化診治的發展。
劉亮教授課題組在過去的近10年裡,不斷嘗試從如腫瘤標記物,傳統影像學中找到能實現預後預測的方法,取得了矚目的成果。如:(1)結合術後切除胰腺癌樣本內的腫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及微血管完整性(microvascular intensity)預測胰腺癌根治性手術療效。發現除了腫瘤內微血管的密集程度提供癌細胞更加豐富的血性轉移渠道外,微血管結構的破壞也是增加胰腺癌轉移的重要機制。(2)通過與復旦大學數學系和上海交通大學生物統計系合作,歷時兩年時間,系統分析近5年274例根治性胰腺癌病人血清學資料及生物樣本,同時與局部進展期(257例)和轉移性(384例)的胰腺癌病人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篩選出一組頗具意義的“三陽性”指標:“CEA+/CA125+/CA19-9 ≥1000U/ml”預示胰腺癌手術病人難以從手術獲益(Liu et al., Int J Cancer, 2015),首次在術前客觀地鑑定出一組“手術不獲益”的胰腺癌病人亞群。(2)開展關於胰腺癌微環境的研究,發現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細胞成分及分佈能明顯預測胰腺癌手術療效(Wang et al., Ann Surg, 2015)。然而,通過不斷探索,並同時結合國外最新的研究報道,我們團隊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傳統評價方法的侷限性,而胰腺癌作為一種異質性極高的腫瘤,相關的預後評價需要在基因組學,蛋白組學以外拓展出新的領域。基於這個認識,劉亮教授課題組還尋找到一種聯合腫瘤代謝檢測技術PET/CT和血清CA19-9實現的術前預後預測的新方法,此研究也已被國際主流的雜誌(Xu et al., 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2014)全文收錄。該研究所得出的結論肯定了我們以往對於“腫瘤代謝負荷”在胰腺癌術前評價中價值的推測。
“腫瘤代謝”這一概念最早由發現“Warburg效應”的諾貝爾獎獲得者Otto Warburg博士於20世紀20年代提出。在後來的幾十年裡,研究逐漸由腫瘤糖代謝擴展到脂質代謝,蛋白代謝,氨基酸代謝等領域,且不同種類代謝間存在相互轉化,完成對於三羧酸循環(TCA)環路的回補過程,為腫瘤的生長提供物質和能量支持。劉亮教授團隊通過對最近十餘年相關研究的回顧,發現“腫瘤代謝”的相關指標在多種實體腫瘤中都有預測甚至治療價值。而“腫瘤代謝負荷”很可能成為胰腺腫瘤診治過程中除TNM分期以外描述,評價的新方法,也被認為是決定腫瘤發生及進展的第4大核心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