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成功完成一例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下腔靜脈瘤栓取出+左腎切除術+脾切除術。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的來龍去脈以及手術過程吧!
患者男,46歲,因“腹脹1個月,體檢發現右腹部腫塊”入院。
病史不詳述,最終診斷:左腎上腺腫瘤伴腎靜脈和下腔靜脈瘤栓,高血壓II級,糖尿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CT片:
做足充分的術前準備後(在此為兄弟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管外科打個小廣告,術前囑患者請中山醫院的同仁放了一個腔靜脈濾網,過程非常順利。沒有中山醫院同仁的幫助,這個手術不可能成功),我們懷著堅定的信念與必勝的決心進了手術室。
手術過程如下:
1、取腹正中切口,進入腹腔,探查腫瘤和瘤栓。
2、將十二指腸向上翻起,充分暴露左腎靜脈和下腔靜脈,保護瘤栓前方的腸繫膜下靜脈。充分遊離左腎靜脈和下腔靜脈後方,達到瘤栓上方水平。使用satinski鉗暫時阻斷下腔靜脈。
3、切開左腎靜脈匯入下腔靜脈處,將瘤栓與下腔靜脈分離。5-0縫血 管線連續縫合下腔靜脈缺口長約150px。鬆開satinski鉗,無活動性滲血。
4、沿瘤栓所在左腎靜脈向左側銳性遊離,結紮左腎動脈,逐一結紮左腎上腺腫瘤供血血管和粗大靜脈。保護胰腺,將腫瘤從胰腺後方遊離出,脾門處與腫瘤完全粘連無法分離,遂行脾切除。向下方和外側充分遊離左腎並切除。
5、仔細檢查創面、左下腹引入粗引流管1根。清點紗布、器械無誤後,按層縫合切口。
6、術後第一天患者血壓及血糖即恢復正常。
(術中患者血壓波動劇烈,收縮壓100-310mmHG不等,一度為了等待血壓平復中斷手術。在此感謝麻醉科的老師們,陪我們坐了一晚上“過山車”,你們受苦啦!~。)
說了這麼多,惡性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到底是甚麼呢?這裡做一個簡單的科普。
腎上腺是成對的腹膜後器官,位於腎周脂肪內、腎的前上方和內側面。腎上腺髓質內的嗜鉻細胞是人體腎上腺素的主要來源。大部分嗜鉻細胞瘤發生於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的命名也由此而來。約10%的嗜鉻細胞瘤有惡性表現,然而單純通過病理無法區分嗜鉻細胞瘤的良惡性。因此我們一般根據腫瘤是否有侵襲性或者轉移性來判斷腫瘤的良惡性。
惡性嗜鉻細胞瘤伴下腔靜脈瘤栓的更是非常少見。國內可以查到個位數的病例報道,有趣的是,大部分為右側腎上腺嗜鉻細胞瘤伴腔靜脈癌栓。甚至國外亦少見類似本病例的左側嗜鉻細胞瘤伴瘤栓延腎靜脈進入下腔靜脈的報道。
若懷疑嗜鉻細胞瘤伴腔靜脈癌栓,首選腎上腺腫瘤切除+腔靜脈瘤栓切除術。根據瘤栓深度有時我們需要藉助體外循環技術以安全的完成手術。因此術前的CT、MRI等檢查顯得尤為重要。有文獻報道惡性嗜鉻細胞瘤的5年生存率在36%左右。同時伴有轉移灶的惡性嗜鉻細胞瘤可以選擇順鉑+長春新鹼+氮烯唑胺或者環磷酰胺+達卡巴嗪+長春新鹼的方案化療,但是總體療效並不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