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的朋友張女士是外企員工,一向精力充沛, 工作上以“拼命三郎”自居。可最近很煩,自己感覺像到了更年期一樣,不僅失眠多夢,心情煩躁,易於衝動,還眼睛疼,耳朵堵,嗓子幹,一會兒出汗,一會兒心慌……經過仔細詢問病史並且拍片檢查,我告她這實際是頸椎引起的。張女士搞不懂了,她說只知道頸椎病會有頸痛、手臂麻木,怎麼這類似更年期的症狀也是頸椎病惹的禍,於是有關頸椎病的分型、臨床表現和相關治療我給她做了詳細介紹。
一、頸椎病有哪些臨床表現呢?
由於頸椎及其周圍組織解剖生理複雜,頸椎病的臨床表現依病變部位、受壓組織及壓迫程度而有所不同,臨床上一般分為下列五型。
1、頸型頸椎病:是頸椎病的最初階段。特徵是頸部僵硬不適、頸後、枕後疼痛,以及活動不靈活,頭部屈曲、轉動受限。
2 神經根型頸椎病:主要有頸部、肩部、上肢疼痛、麻木,發沉,痠軟無力,手指和前臂麻木和疼痛。枕部痛,握力減弱,持物失落現象及肌肉萎縮,當咳嗽、噴嚏時,均可誘發患肢症狀陣發性加劇 。
3、椎動脈型頸椎病:表現複雜,常見為眩暈,頸項轉動時可誘發本症;猝倒發作和意識障礙,耳鳴、耳聾,頭痛,噁心、嘔吐、上腹不適、多汗或無汗、視力模糊減退,複視幻視等。
4、脊髓型頸椎病:有感覺、運動、交感神經、血管受累的多種表現。
5、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有眼球脹痛,視力模糊下降;可以有耳鳴耳聾,聽力減退;還可以有咽喉部不適,異物感;頭痛頭暈,肢體發涼,皮膚多汗或無汗;心慌心跳,血壓忽高忽低;大便稀薄或便秘,部分患者還有失眠多夢,心情煩躁,易於衝動等情志症狀。
上述各型可分為數亞型,又常出現混合型,臨床上頸椎病錯綜複雜,診斷困難,醫者需對頸椎病有全面深入的瞭解,抓住各型頸椎病的特點及診斷要點,變複雜為簡單,治療時才能得心應手。
二、頸椎病應該與那些疾病做鑑別呢?
1、偏頭痛:偏頭痛無風池穴壓痛,無頸痛,影像學無頸椎病特徵;
2、內耳眩暈:發病年齡相對較輕,眩暈發作有規律性,伴有水平眼震,症狀緩解後一切正常。神經系統檢查無異常,前庭功能試驗不正常。頸部檢查無異常。
3、神經炎:多發性神經炎四肢末端感覺障礙,與頸部活動無關,頸椎無影像學改變。單神經炎可有疼痛麻木,但與頸部活動無關,無椎旁壓痛,無影像學改變。
4、頸部腫瘤:多發於老年人,形體消瘦或惡病質,起病緩慢,呈進行性加重,無自行緩解。影像學檢查常能發現異常5冠心病;頸椎病心前區疼痛,類似冠心病心絞痛發作時的臨床表現,又稱假性心絞痛,但不像冠心病那樣有心電圖的改變和擴冠藥物治療有效。
三、得了頸椎病該如何治療和預防呢?
頸椎病的治療主要分為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多數患者經非手術療法治療能夠康復,據統計資料顯示,非手術療法的有效率達到98%,症狀治癒率達70%左右。非手術療法的適應症包括:
1、輕度頸椎間盤突出症及頸痛型頸椎病;
2、神經根型頸椎病;
3、早期脊髓型頸椎病;
4、頸椎病的診斷尚未肯定需一邊治療一邊觀察者;
5、全身情況差不能耐受手術者;
6、手術恢復期的患者。
在臨床上我們主要以非手術療法為主,根據不同類型的頸椎病在不同階段表現不同,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綜合治療如針灸、推拿、牽引、穴位注射、理療、中醫內外治法、小針刀等、取得了滿意效果。
對本病急性期的患者,建議患者:
1、注意休息,放止頸部吹風受涼,糾正不良的生活工作習慣,特別注意枕頭高低軟硬及睡眠姿勢。
2、頸部制動,使頸部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緩解肌痙攣引起的疼痛,減輕突出的椎間盤或骨贅對神經根、椎動脈、脊髓的刺激壓迫,利於脊髓、神經根的炎症水腫消除。
3、局部適當熱敷,有助於緩解肌痙攣,擴張血管,消除炎性水腫。慢性期,無禁忌症者頸部應適當活動鍛鍊,可做“米”字形運動,伸頸活動,松肩揉頸等體療活動,應注意頸部各向活動幅度不能過大,以免造成新的損傷,引發或加重頸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