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26 13:26

  闊筋膜張肌扁平而呈長方形位於臀及大腿外側,前為縫匠肌,後為臀中肌。闊筋膜張肌藏在兩層闊筋膜之間而起自髂前上棘,在股骨上、中1/3交界處移行於髂脛束,止於脛骨上端外側面,有向前牽引(屈)大腿和外展作用。人體站立時,闊筋膜張肌收縮,約束大腿外側的肌肉,增加其緊張度和收縮力,還能起到固定膝關節維持站立姿勢的作用。由於人體大腿部位的肌肉體積大、力量足、活動頻繁,故使闊筋膜張肌張力增大,產生摩擦的機會增多,加上其所處的部位表淺,也易受外界的風寒溼和外傷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病變。經常彎腰和坐位工作時,髖關節處於屈曲位,可以引起闊筋膜張肌縮短變性及無菌性炎症的發生。部分病例因一側腰臀部、膝、小腿或踝部的病變,使病側不能負重行走,這樣長期單腿負重,可使健側闊筋膜張肌發生勞損性病變。在大腿驟然後伸而膝伸直的情況下,可引起闊筋膜張肌急性損傷,若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可轉為慢性無菌性炎症病變。

  闊筋膜張肌綜合徵的症狀:臀痛或髖外側痛,走路抬腿時感髖部明顯疼痛,不敢單腿著地負重。輕者僅感髖部酸、困、脹、痛或不適,行走無力。一般病人能堅持中、小量活動,但在開始時和結束後症狀加重,尤其是在做轉體、伸髖及急速改變運動方向動作時尤為明顯。病程較久者,髖前外方可有麻木感,疼痛常沿大腿外側放射至膝部。部分病人由於髂脛束攣縮變性,而致伸屈髖關節時與股骨粗隆相絆產生彈響,形成“彈響髖”。病情較重者大腿外側發緊,如同弓弦拉緊一樣,走路較難控制,足尖朝外,多出現螃蟹狀橫行跛行。有的病人滑動按壓該部位時,疼痛傳射到膝。臀部皮下脂肪較少的病人,該處常可摸到條索樣物;令病人伸屈髖關節時,可感到此條索樣物在手下滑動併發出聲響。

  檢查病人時,可發現患者患側直腿抬高程度和大腿位置有明顯關係。在中立位抬高患肢30°~50°時,大腿及膝外側會出現疼痛和串麻;而在大腿內收、內旋20°~30°,闊筋膜處於緊張狀態時,做直腿抬高動作會立即出現較重的疼痛;當大腿在外展、外旋20°~30°,闊筋膜張肌鬆弛時,直腿抬高至60°~90°也不出現疼痛。

  針灸臨床中,遇闊筋膜張肌綜合徵患者時,臨症選穴難以從經穴中選用,因為多數患者的發病區域沒有經穴,正確的選取治療點,是成功治療的關鍵。

  選取壓痛點,作為針灸的治療點,令病人俯臥位,醫者以手的第二至第三指按住髂骨前方的髂前上棘處,其後方一橫掌處用拇指按壓,會產生明顯疼痛。痛點的位置即本症的主要治療點。除該處外,從此點沿闊筋膜向下,及至髂脛束,或許還能找到相應的痛點,有的在內側的縫匠肌處也許會有疼痛,這些部位,也應被看作是針灸的治療點。

  痛點範圍不大,可用針刀、圓利針刺治,痛區範圍較大,以不低於直徑0.3mm的針灸針多針刺治之,同時酌情使用脈衝電流、或加溫,針灸結束後,在整個痛區範圍拔罐(針刀除外)。

  患者需要注意的是:1、急性發病需適當休息。2、自我治療:用患側手指提捏壓痛部位的組織,一提捏一放鬆,從上至下,力量由輕到重,每次20遍左右。然後,患側手呈半握拳狀推按病變的闊筋膜張肌,使大腿外側有灼熱感為止,如此為1次治療,每日1~2次。3、局部熱敷,也能收到一定效果。

認識闊筋膜張肌綜合徵相關文章
腰背肌肉筋膜炎有稱腰背肌肉勞損、腰背部纖維炎、腰背筋膜疼痛綜合徵、風溼症等。原因:腰背部肌肉被筋膜包繞,筋膜下還有脂肪組織,脂肪可以穿過筋膜形成疝。神經支及血管也穿出筋膜。肌肉受傷滲出出血到肌   肉和筋膜之間引發炎症粘連,受溼受涼,肌肉慢性勞損筋膜肥厚粘連,神經血管絞窄受壓,肌肉筋膜止點勞損末端病病變,急   性腰背肌受傷未及時治癒遷延成慢性病損,如此等等都是引起症狀的原因。症狀及診斷:1、早
發布於 2023-03-12 02:01
0評論
人在一生中至少有一次以上的肌筋膜損傷,因為損傷的肌筋膜局部粘連攣縮而引起的長期疼痛被命名為肌筋膜疼痛綜合症(MyofascialPainSyndrome,MPS)。也就是民間常說肌肉勞損,常見的主要症狀多為頸肩痛,腰腿痛~MPS的特有體徵是固定壓痛點及肌肉緊張,據報道MPS的發病率高達30-93%,上海仁濟醫院疼痛科葉樂主要臨床表現為:1、局部肌肉痛:慢性持續性酸脹痛或鈍痛,疼痛呈緊束感或重物壓
發布於 2023-03-14 11:36
0評論
人在一生中至少有一次以上的肌筋膜損傷,因為損傷的肌筋膜局部粘連攣縮而引起的長期疼痛被命名為肌筋膜疼痛綜合症(MyofascialPainSyndrome,MPS)。也就是民間常說肌肉勞損,常見的主要症狀多為頸肩痛,腰腿痛。MPS的特有體徵是固定壓痛點及肌肉緊張,據報道MPS的發病率高達30-93%。主要臨床表現為:1、局部肌肉痛:慢性持續性酸脹痛或鈍痛,疼痛呈緊束感或重物壓迫感,腰、背、骶、臀、
發布於 2023-01-12 22:26
0評論
一、原因:腰背部肌肉被筋膜包繞,筋膜下還有脂肪組織,脂肪可以穿過筋膜形成疝。神經支及血管也穿出筋膜。肌肉受傷滲出出血到肌   肉和筋膜之間引發炎症粘連,受溼受涼,肌肉慢性勞損筋膜肥厚粘連,神經血管絞窄受壓,肌肉筋膜止點勞損末端病病變,急性腰背肌受傷未及時治癒遷延成慢性病損,如此等等都是引起症狀的原因。二、症狀及診斷:1、早晨起床時腰痛重,活動以後好轉,白天症狀較輕,夜間加重,有的還影響睡眠。工作
發布於 2023-03-16 22:16
0評論
大家常說的足底筋膜炎是發生在足部的炎性疼痛,醫學上稱為“足蹠筋膜炎”。在足底有一寬大厚實的軟組織束,從跟骨延伸至足前部,在接近跟骨處的筋膜發生撕裂或損傷會造成疼痛或無菌性炎症。一、足蹠筋膜炎的誘因是甚麼?1、穿高跟鞋,足底的筋膜受到抻拉或者攣縮。2、體重增加,使足部脂肪墊和筋膜承受過度壓力。3、過度使用,久行久立或運動等使足部使用頻繁,足底部筋膜受損。4、足弓異常,導致足底筋膜承受異常壓力。二、
發布於 2022-12-05 04:36
0評論
肌肉、韌帶為人體各種活動的動力基礎,其末端裝置是其各肌肉附著骨骼處,是帶動骨骼、關節的力量傳遞樞紐,也是應力集中和交匯的部位,因此極容易損傷。反覆損傷局部肌肉,當損傷癒合後可遺留疤痕或粘連,疤痕組織可使局部血管數量減少或管徑變小,發生局部微循環血流調節能力降低從而容易致肌肉供血不足和無氧工作能力喪失。因肌肉局部缺血使其末梢神經受刺激引起疼痛,病人不能耐受長時間的體力活動甚至靜坐活動。比如長期姿勢
發布於 2023-01-12 22:21
0評論
首先背肌筋膜炎是指背部肌肉和筋膜的無菌性炎症反應,是一種慢性疼痛,有時會急性發作。多由於背部肌肉的急性扭挫傷未能及時適當的治療,或由於長期單一姿勢、彎腰負重等體力勞動,使背部肌肉和筋膜反覆長期受外力的牽拉,多次損傷逐漸累積而形成本病。亦有因先天變異在負重時不平衡所造成。疾病在原有基礎上覆感風、寒、溼等邪氣,會出現背部疼痛加重,有時以夜間及陰雨天疼痛明顯。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見。中醫學稱此為“背痛”。
發布於 2023-03-21 05:21
0評論
目的:介紹單純應用擴大背闊肌肌皮瓣進行乳房再造方法。方法:將背闊肌周圍脂肪組織分為5個區,在背部設計半月形皮膚切口,切取背闊肌及周圍脂肪組織,不應用乳房假體,進行即時或後期乳房再造。結果:應用該方法乳房再造35例,再造乳房形態良好。結論:擴大背闊肌肌皮瓣乳房再造,安全有效,再造乳房形態良好,是乳房再造的重要進展。擴大背闊肌肌皮瓣乳房再造女性乳房具有泌乳哺育和美學雙重功能,切除乳腺癌患者的乳房,給
發布於 2023-01-27 16:57
0評論
國外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門診疼痛病人中,有93%的病人與肌筋膜炎有關,有75%的病人的唯一病因便是肌筋膜炎。肌筋膜炎,即骨骼肌的非感染性炎症反應。其基本病理是肌筋膜及肌組織發生水腫、滲出及纖維性變,從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症狀。它是機體富有白色纖維組織,如筋膜、肌膜、韌帶、肌腱、腱鞘、骨膜及皮下組織等的一種非特異性變化。是一種臨床常見,而又常被忽略或誤診的痛症。如圖胸鎖乳突肌筋膜炎常被誤診為頭痛,甚至
發布於 2022-12-21 10:10
0評論
腰背肌筋膜炎腰背肌筋膜炎是指因寒冷、潮溼、慢性勞損而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組織發生水腫、滲出及纖維性變,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症狀。發病機理潮溼、寒冷的氣候環境,是最多見的原因之一,溼冷可使腰背部肌肉血管收縮,缺血,水腫引起局部纖維漿液滲出,最終形成纖維織炎,慢性勞損為另一重要發病因素,腰背部肌肉,筋膜受損後發生纖維化改變,使軟組織處於高張力狀態。從而出現微小的撕裂性損傷,最後又使纖維樣組織增多、收縮,
發布於 2023-03-16 21:2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