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7 01:39

關於手術切除頸內動脈中重度無症狀狹窄(60%-99%)的療效研究是在他汀類藥物進入臨床之前完成的,因此,隨著以他汀類降脂藥物為基礎的積極的藥物治療的發展,目前的手術治療與單純的藥物治療相比有多大優勢?是否有可能一部分通過手術治療的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達到相同或更好的效果?這些問題需要通過新的研究加以闡明。
一些研究結果表明,積極的藥物治療,包括嚴格的血壓管理(≤130/80 mmHg)、他汀類降脂藥(LDL膽固醇降低到<1.7 mmol/L),以及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療,可將中重度無症狀頸內動脈狹窄的中風年發生率控制在2%以下,而手術治療的併發症可 要將手術治療的併發症控制在3%以下並不容易,所以業內有一種嚴格控制手術適應症的動向。
對於中重度無症狀頸內動脈狹窄,如有以下情況,可考慮手術治療。頸部MRI顯示斑塊內出血;頸部超聲檢測到斑塊內靠近管腔的無回聲黑色區域≥3mm2,低迴聲區內有孤立的白色區域;嚴重狹窄;或在積極的藥物治療下仍有進行性狹窄。 無症狀的頸內動脈狹窄患者如有上述一種或多種情況,可考慮進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支架置入術,但與藥物治療相比,其優劣勢可能並不明顯。與藥物治療的比較還有待前瞻性對照研究的證實。

無症狀性頸內動脈狹窄是否需要手術或支架治療?相關文章
腦卒中是造成中國人嚴重殘疾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腦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原因是腦供血動脈狹窄或閉塞)和出血性卒中(動脈瘤、血管畸形等引起的血管破裂)。有科學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腦卒中當中,20%~30%是由頸動脈狹窄或閉塞所致。因此,及早地診治頸動脈狹窄可以有效地降低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率。治療頸動脈狹窄的方法包括外科手術(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介入方法(頸動脈支架成形術,CAS)。從治療的安全性
發布於 2022-10-04 12:50
0評論
臨床研究已經證實:頸動脈內膜切除(carotidendarterectomy,CEA)在防治頸動脈狹窄引起的症狀性(狹窄大於等於50%)及無症狀性(狹窄大於等於70%)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的地位已毋庸置疑,並作為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引起的缺血性腦卒中的有效方法已被廣泛接受。然而對於頸內動脈完全閉塞的治療臨床上目前尚未取得統一的結論。2001年6月至2010年4月,長海醫院血管外科收治頸動脈狹窄病
發布於 2023-03-07 04:06
0評論
最近,《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提示對於沒有症狀的患者,頸內動脈狹窄,甚至血管完全閉塞,發生卒中(腦梗死、中風)的幾率並不高。醫學早已證實,無症狀性頸內動脈狹窄患者卒中發生率增高,所以現在頸動脈斑塊篩查在臨床上非常普遍。但是隨著現代的綜合性內科治療的發展卒中發生率明顯下降。對於頸動脈嚴重狹窄的患者,可能會擔心無症狀性狹窄發展至血管完全閉塞,從而導致致命的卒中,所以會擔心僅僅內科治療可能不
發布於 2023-03-16 13:41
0評論
[摘要]目的探討外翻式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在預防腦缺血性“中風”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總結了42例接受這一手術的病人的臨床資料,分析其動脈阻斷時間及術後併發症的發生情況。結果手術均獲成功,頸動脈平均阻斷時間為16min,明顯低於常規術式,術後併發症較少。結論外翻式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具有阻斷時間短,再狹窄率低等優點,但對操作者的熟練程度及病人局部的情況具備較高要求。上海長海醫院血管外科趙志青[關鍵詞]頸動
發布於 2023-03-07 04:01
0評論
頸動脈狹窄多是由於頸動脈管腔的狹窄而導致腦供血不足,其發病率較高,在60歲以上人群中患頸動脈狹窄者約佔9%,多發生於頸總動脈分叉和頸內動脈起始段。有些狹窄性病變甚至可能逐漸發展至完全閉塞性病變。頸動脈狹窄的病因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大動脈炎及纖維肌性發育不良等。臨床症狀:頸動脈狹窄症本身沒有典型的臨床表現,常不易發現,在早期的臨床表現有突然發作的麻木、感覺減退或感覺異常、上肢或下肢無力、面肌麻痺和
發布於 2022-12-02 22:16
0評論
腦供血動脈包括頸動脈、椎動脈、鎖骨下動脈和顱內動脈。這些血管在甚麼情況下推薦進行支架成形術治療是有條件的,也就是適應症。下面介紹一下目前在臨床上不同血管的介入治療適應症一、頸動脈支架成形術:1、狹窄率≥50%的狹窄,且半年內曾經發生過狹窄血管供血區的缺血癥狀或非致殘性卒中;2、無症狀性狹窄≥60%;3、串聯病變需進行血管內治療;4、放療後狹窄(症狀性狹窄≥50%、無症狀性狹窄≥60%);5、頸動
發布於 2022-10-04 13:05
0評論
研究表明,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人群死亡率第二位的疾病,其中80%屬於缺血性腦卒中,這其中2/3與患者頸動脈狹窄相關。頸動脈狹窄外科手術治療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隨著上世紀末期腦保護裝置等一批腔內新技術的發展,支架成形術成為外科干預頸動脈狹窄的又一選擇。但是否所有頸動脈狹窄患者均需要外科干預,以及如果選擇恰當的方式進行干預,成為目前討論的熱點,本文就此做一簡要回顧。 1.哪些患者不需要立即手術,可採
發布於 2023-03-07 06:51
0評論
目前在我國,卒中是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卒中所致死亡分別占城市及農村人口總死亡率的20%及19%。缺血性病變和出血性病變所致卒中的比例為4:1,其中頸動脈狹窄與腦缺血性疾病(尤其是卒中)的關係十分密切,約30%的缺血性卒中由顱外段頸動脈狹窄性疾病所致。該類疾病指可引起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的頸總動脈及頸內動脈狹窄和(或)閉塞,若不加以治療,症狀性頸動脈狹窄程度>70%的患者2年卒中發生率高
發布於 2023-01-26 20:07
0評論
首先腦血管是籠統的通俗的稱呼,應該是指腦供血動脈。一個患者腦供血動脈狹窄是否要放支架(狹窄血管的支架成形術),不能簡單地通過任何的條條框框來限定,哪怕是國際最新的指南。因為每個病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腦供血動脈狹窄的治療指徵主要考慮一下幾個方面:1、有沒有明顯的症狀,藥物能否控制,或者能否堅持用藥控制。這裡的症狀不是頭昏、頭皮痛之類,主要是指狹窄血管相關的腦梗或是短暫腦缺血發作。2、狹窄的程度和斑塊
發布於 2023-03-06 13:51
0評論
一、頸動脈狹窄是由甚麼原因引起的?一般認為,頸動脈斑塊主要通過以下兩種途徑引起腦缺血:一條途徑是嚴重狹窄的頸動脈造成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導致大腦相應部位的低灌注;另一條途徑是斑塊中微栓子或斑塊表面的微血栓脫落引起腦栓塞。上述二者機制何者更佔優勢,目前觀點尚不一致,但多數認為斑塊狹窄度、斑塊形態學特徵均與腦缺血癥狀之間密切相關,二者共同作用誘發神經症狀,而狹窄度與症狀間關係可更為密切。二、頸動脈狹窄
發布於 2023-01-27 01:2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