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19 15:51

  目的:探討頸內動脈眼動脈段動脈瘤的臨床特點及顯微手術的治療方法。

  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06年12月至2010年9月40例頸內動脈眼動脈段動脈瘤患者的臨床資料。男13例,女27例,其中合併前交通動脈瘤1例,雙側頸內動脈眼動脈段動脈瘤4例,合併後交通動脈瘤4例,合併小腦後下動脈瘤1例,合併大腦中動脈動脈瘤1例,合併基底動脈瘤1例。

  結果:按GOS評分評定手術病人預後,恢復良好33例,輕度殘疾1例,重度殘疾2例,死亡4例;術後隨訪2~46個月(平均21.3月),行頭顱CTA或DSA檢查證實動脈瘤夾閉完全。

  結論:經翼點入路夾閉頸內動脈眼動脈段動脈瘤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應根據病人術前Hunt-Hess分級以及動脈瘤的部位、大小、形態和醫院的設備條件,選擇個體化的治療方法,術前完善影像學檢查及手術過程中應用微血管多普勒對減少術後併發症及改善預後有重要意義。

顯微外科治療頸內動脈眼動脈段動脈瘤相關文章
目的總結治療策略、手術入路及術中情況處理對顱內動脈瘤顯微手術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自1996年7月至2004年6月,採用不同的手術入路和動脈瘤處理方法,對47例顱內動脈瘤患者進行了顯微外科手術治療。結果術後恢復良好38例,死亡3例,偏癱2例,單眼失明1例,動眼神經麻痺1例,動脈瘤再破裂1例,動脈瘤包裹術後症狀無改善1例。結論採用合理的外科治療策略和手術入路,對手術中各種情況的正確處理以及動脈瘤夾閉
發布於 2022-12-02 23:31
0評論
患者:女性,53歲,因:“發現左頸部搏動性腫塊1月”而入院。患者15天前曾於當地醫院就診,彩色B超診斷為:“左頸部動脈瘤可能”。查體:心率68次/分,血壓142/82mmHg,左側頸部靠下頷處可觸及一3cm×4cm大小搏動性腫塊,腫塊搏動頻率與心率一致,腫塊邊界清,壓迫頸總動脈後腫塊縮小、搏動減弱。入院後MRA(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圖1)和CTA(Compu
發布於 2023-01-27 00:22
0評論
臨床研究已經證實:頸動脈內膜切除(carotidendarterectomy,CEA)在防治頸動脈狹窄引起的症狀性(狹窄大於等於50%)及無症狀性(狹窄大於等於70%)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的地位已毋庸置疑,並作為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引起的缺血性腦卒中的有效方法已被廣泛接受。然而對於頸內動脈完全閉塞的治療臨床上目前尚未取得統一的結論。2001年6月至2010年4月,長海醫院血管外科收治頸動脈狹窄病
發布於 2023-03-07 04:06
0評論
顱內動脈瘤是顱內血管系統常見疾病,其發病率居第三位,僅次於腦血栓及腦出血¨,其潛在危險是瘤體破裂引起顱內出血,年破裂出血率為0.5%~2%,它是引起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的第一位原因,佔80%,致死率及致殘率皆較高心,社會危害極大。不少病例會有眼部的改變,因此這種疾病也歸神經眼科的範疇。眼動脈瘤是位於眼動脈和後交通動脈之問的動脈瘤,佔全部顱內
發布於 2022-10-21 09:14
0評論
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自愈機會不多,僅有5%-10%,偶爾可通過壓迫患側頸動脈試驗(Mata'sTest)減少瘻口血流促其癒合而獲成功。絕大多數都須採用手術治療,手術的目的在於恢復海綿竇的正常生理狀態,解除所屬靜脈系統的壓力,裨使突出的眼球得以回覆,挽救視力,消除雜音,防止腦缺血。手術方法頗多,對單純頸部結紮患側頸內動脈的方法,現已基本放棄。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兩類,即手術栓塞和血管內栓
發布於 2022-10-22 17:54
0評論
動脈夾層是指動脈壁層內的撕裂而導致血液成分通過破損的血管內膜進入血管壁,使血管壁分層,造成血管狹窄、閉塞或形成假性動脈瘤。夾層動脈瘤是指病理性夾層發生在中膜層內或中膜和外膜之間的剝離,腦動脈壁膨出,發生動脈瘤樣擴張椎動脈夾層動脈瘤。顱內動脈夾層是指腦血管壁的病理性夾層累及動脈的內膜、形成內膜下血腫並擴張到內膜和中膜之間。夾層動脈瘤或動脈剝離是指病理性夾層發生在中膜層內或中膜和外膜之間的剝離,腦動
發布於 2022-12-07 06:39
0評論
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的治療自九十年代以來,顱內動脈瘤的治療已進入微侵襲時代,取得很大進步。由於神經影像學的進步,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的發現率也相應增高,但在治療上仍有不同意見。我科自1991年10月至2002年9月共收治顱內動脈瘤332例,其中未破裂顱內動脈瘤58例,現將治療情況報告如下。臨床資料1、一般資料和分類本組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病人共58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33例,年齡19-71歲,平均46.
發布於 2023-02-09 07:02
0評論
微骨孔入路(keyho1eapproach)20世紀後半葉,隨著診斷手段更新,對完美的手術的追求,精良的手術設備不斷湧現,微創外科應運而生。微骨孔人路,英語為“keyho1eapproach”直譯為”鎖孔人路”,形象地比喻微小的開顱範圍,是微創神經外科的重要標誌之一,1990年開始應用於神經外科臨床。其優點是手術創傷小,減少醫源性損傷,提高手術效果將顯微神經外科技術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1971年
發布於 2023-02-19 13:46
0評論
支架輔助是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手術中的一項重要技術。有了支架輔助,可以將以前無法獲得緻密栓塞甚至無法栓塞的顱內寬頸、微小、梭形動脈瘤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增加栓塞比例,防止動脈瘤復發,促進癒合。支架在其中主要起到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1、保護載瘤動脈,使彈簧圈能很好地在動脈瘤內填塞,防止因載瘤動脈狹窄、閉塞造成術後腦梗塞;2、增加瘤頸栓塞密度,由於有支架的阻擋,彈簧圈在瘤頸部可以依載瘤動脈形態塑性,完
發布於 2023-03-06 07:16
0評論
目的:臨床上解剖位置及瘤體結構複雜、臨床多發而判斷破裂責任動脈瘤困難的前循環動脈瘤對手術夾閉和手術策略提出了挑戰,採用何種夾閉方式和方法以及多發動脈瘤處理策略可以直接影響到患者的預後,對於這些動脈瘤如何進行有效的夾閉或選擇最佳的治療策略仍是臨床需要探討的問題。方法:根據部位的不同,我們將複雜破裂前循環動脈瘤進行了以下分類:複雜後交通動脈瘤包括解剖位置:瘤頸部分被前床突掩蓋;大腦後動脈僅在瘤體側頸
發布於 2023-01-10 01:5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