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21 03:16

  入秋之後,天氣越來越乾燥,“秋燥”成為很多人困擾的問題之一,口乾咽燥、眼睛乾澀、皮膚瘙癢……這些看似小問題,卻也挺折騰人的,尤其是令很多慢性便秘患者頭疼不已的“燥秘”。便秘是一種很常見的病症,在秋季氣候乾燥的時期更易發生。中醫將便秘分成多種證型,如腸道實熱型、腸道氣滯型、脾虛氣弱型、腎陽虧虛型、陰虛腸燥型等。其中,秋季在中醫五行中對應的五臟屬於肺,而肺又和大腸相表裡。也就是說,秋燥除了會容易誘發肺部疾病,皮膚疾病外,同時秋令還可出現大便燥結。常見的大便乾結難以排出者,又可稱之為“燥秘”。
  秋季出現的“燥秘”除了跟氣候因素有關外,跟飲食也有相當大的關係。不良的飲食習慣可導致便秘,而科學合理的調整飲食也可以防治便秘,就像正負能量一樣。
  負能量:不當飲食可致“燥秘”
  
哪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燥秘”呢?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1、喝水少。

  秋天天氣轉涼後,人體出汗減少了,有些人喝水就漸漸喝得少了。而秋季氣候乾燥,機體容易缺水,腸道一缺水,大便就會變得乾結,難以下行排出,就導致“燥秘”了。

  2、喜歡辛辣油炸食物。

  現在有不少人喜歡吃辛辣、麻辣、酸辣等各種辣味的食物,比如麻辣燙、水煮魚、泡菜等;還有些人喜歡吃油炸的食物,炸雞、炸薯條等,這些都容易引起上火,口舌生瘡、大便乾結難下,甚至肛裂便血。

  3、常吃“熱”性食物。

   中醫認為,食物也有寒、熱、溫、涼之分,經常吃熱性的食物也容易上火,比如羊肉、狗肉等,火熱之氣灼傷津液,使本來就乾燥的機體更加乾燥,“燥秘”便由此而生。

  正能量:調整飲食改善“燥秘”
 
 針對導致秋季“燥秘”的因素,調整飲食也就有了方向。

  1、多喝水、多吃果蔬湯水。

  除了保持每日的飲水量之外,還要多吃些蔬菜水果,特別是水分豐富的梨、香蕉、、柚子、橙子等,蔬菜可以多吃些黃瓜、冬瓜、番茄、等。可以經常做些蔬菜湯、魚肉湯等,保證營養的同時又能適當補充水分。

  2、多吃涼潤食物。

  少吃辛辣油炸食物,少吃熱性食物的同時,多吃一些涼性的養陰潤燥的食物,可以生津潤腸通便,比如梨、柚子、獼猴桃、荸薺、黃瓜、銀耳等,核桃、花生、杏仁、松子、葵花籽等含油脂豐富的果實也有潤腸通便的作用,但由於熱量較高不宜多吃。

  有些人對便秘並不以為然,認為只是小毛病,最多吃點瀉藥就解決了。但是,有些便秘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的,如果不仔細檢查可能讓“罪魁禍首”成為“漏網之魚”。而有些便秘如果聽之任之的話,也可能引起痔瘡、肛裂等其他多種問題。所以,便秘的患者尤其是伴有便血者,飲食調節的同時還是應該到醫院檢查一下,排除病理性疾病的可能。

秋季“燥秘” 如何飲食?相關文章
秋天一到,很多人身體會出現一些不適的症狀,比如:眼乾,皮膚幹,口乾舌燥,等等。中醫稱之為“秋燥症”。秋季養生貴在“養陰潤燥”。飲食上來講,“少辛增酸”是秋季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即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多吃一些酸味果蔬,選擇具有養陰潤燥功效的食物。秋季陽氣漸收,陰氣生長,故保養體內陰氣成為首要任務。秋季應多吃白色食品。如:梨味甘、微酸,性涼,有潤肺清心、止咳化痰、生津潤燥、滋陰降火等功效,可解瘡毒、
發布於 2022-12-04 21:06
0評論
秋天一到,很多人身體會出現一些不適的症狀,比如:眼乾,皮膚幹,口乾舌燥,等等。中醫稱之為“秋燥症”。秋季養生貴在“養陰潤燥”。飲食上來講,“少辛增酸”是秋季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即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多吃一些酸味果蔬,選擇具有養陰潤燥功效的食物。秋季陽氣漸收,陰氣生長,故保養體內陰氣成為首要任務。秋季應多吃白色食品。1、梨:味甘、微酸,性涼,有潤肺清心、止咳化痰、生津潤燥、滋陰降火等功效,可解瘡毒
發布於 2022-12-05 18:06
0評論
炎熱的夏天過去了,又到了雲淡天高的秋季。三伏天的潮溼悶熱好象一下子就沒影了,然而秋風不只是給人們帶來了陣陣涼爽,同時也使人們皮膚乾燥,口乾,鼻腔乾燥,感冒咳嗽的人也多了起來,那麼秋季養生應該注意些甚麼呢?祖國醫學認為秋季在五行屬金,五方屬西,五味屬辛,五臟屬肺,就四季而言,春主生、夏主長、秋主收、冬主藏,依據中醫“天人相應”的理論,人體必須順應天時,才能無病,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故陰陽
發布於 2022-11-27 00:51
0評論
概述 在生活中,有不少寶寶都有過敏的現象,特別是在秋季的時候,很容易形成哮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的發生。每個寶寶出現的過敏原都是不同的,如果寶寶過敏的情況下,沒有立刻處理的話,不僅會給健康造成影響,嚴重的時候還會威脅到生命,所以家長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那麼,過敏寶寶的秋季護理秘笈是甚麼?這是不少這家長詢問的問題,通過下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步驟/方法: 1、 在秋季護理寶寶過敏的時候,家長一
發布於 2023-05-07 00:10
0評論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時下酷暑漸退,秋意漸濃,“三秋”(初秋、中秋、深秋)依序而至,從農曆七月至九月,“天涼好個秋”順時養生“三秋”有別。初秋:夏秋交替,盛夏餘熱未消,很多地區仍處在炎熱之中,此時素有“火燒七月半,八月木樨蒸”之稱,可以“春捂秋凍”莫急加衣裳,反而需防“秋老虎”餘威,小心中暑。寒溫多變,切莫貪涼,防“秋瓜壞肚”,減少秋季腹瀉;飲食宜溫潤、減辛增酸少油膩,健脾潤肺養肝。初秋之季,參茸之
發布於 2023-03-10 22:41
0評論
入秋後,暑熱漸消、秋風勁急、地氣清肅、溼度較低,空氣中水分減少,突出的特點是“燥”。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所以養生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這個時期皮膚水分蒸發快,易造成皮膚乾裂、皺紋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結、毛髮脫落增多等。中醫認為,肺為嬌髒,喜潤惡燥,秋季養生應少食辛辣香燥傷陰之物,注意養肺。防治秋燥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燥者潤之”。室內要保持一定溼度,同時注意補充水分。在飲食上應少吃辛辣刺激
發布於 2022-12-05 21:11
0評論
為甚麼要在秋季養肺肺主氣,司呼吸,開竅於鼻。中華醫學認為,秋令與肺氣相應,秋天燥邪與寒邪最易傷肺;呼吸系統的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天氣較冷時復發,所以秋季保健以養肺為主。1、秋季養肺順應自然精氣內聚自然界陽氣將日衰,陰寒日生,雨水漸少,天氣乾燥,秋風瑟瑟,大自然將會呈現一派蕭條景象。“燥”是秋的主氣,以其天氣不斷肅殺,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濡潤,以致出現秋涼而乾燥的氣候。這時,人體的皮膚黏膜水分蒸發較快,
發布於 2022-12-05 14:36
0評論
1.要注意防止熱能過剩。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於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使人發胖,俗話叫“長秋膘”,這樣不好。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2.從中醫食療理論上講,認為秋季屬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 在我國黃河流域,一到秋季,氣候就變得晴朗乾燥,因此主張應當潤燥。怎樣做到這一點呢?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
發布於 2023-02-04 01:15
0評論
一般都在說夏天開胃,秋天也要開胃的嗎?是的,其實,也有些寶寶秋天不愛吃飯,他們不愛吃飯有很多原因,如:夏天吃冷飲比較多,胃腸功能減弱等。還有秋季早晚的溫差增大,造成胃液的分泌減少,導致消化功能紊亂,食慾自然會變差。所以父母們也要能學會做一些能讓寶寶開胃的菜,如呼聲較高的五香栗子紅燒肉、土豆蓮藕汁等。 秋燥讓我們大人不舒服,它同樣會使寶寶不舒服,而聰明的媽媽掌握一些科學的飲食之道也能幫助寶寶防秋燥
發布於 2023-04-23 20:36
0評論
秋風漸起,燥氣初行,秋季是痔瘡高發季節,由於秋季氣候乾燥,人體常會出現口乾舌燥,大便乾結等秋燥症狀,而便秘是導致痔瘡發生和加重的主要原因。秋季預防痔瘡應從防治便秘著手。一、飲食宜清淡忌辛辣多喝開水、綠茶,多吃蘿蔔、梨、百合、銀耳及粗糧、豆類等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蔬果食品,增加腸蠕動,防止便秘。有便秘者宜多吃具有清熱涼血、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蜂蜜、香蕉、奇異果、酸奶等。喜歡吃辛辣火鍋
發布於 2023-02-27 10:0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