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在我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現代的跳繩,大體而言,可分為單人跳繩與多人跳繩兩種。單人跳繩早在古代南北朝時即已出現,多人跳繩則遲至明代始見記錄。所謂“兩手持繩,拂地而欲止”,即今日的單人跳繩,唐代稱跳繩為“透索”。明清時代,跳繩稱之為“跳百索”、“繩飛”。
明朝的宛署雜記書裡記載:“以丈許長繩,兩兒對牽,飛擺不定,難以凝視,若百索然,其實一索也。群兒乘其動時,輪跳其上以能過者為勝,否則為繩所律,聽掌繩者以繩擊之以示罰,名曰跳百索。”百索之名是因繩索擺動後似百條繩在動之故,最早是孩子們在春節時興的一種遊戲,所謂“跳百索”,就是因為當繩飛轉時,可以幻成千百條,而顧名思義。而稱跳繩為“繩飛”,大概是由於繩子轉動,像是在空中飛動,所以得名。
明朝時帝京景物略中說:“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輪,一童子跳光中,曰:‘跳白索’。”——“跳白索”又稱“跳百索”;幽州風土吟書中說:“太平鼓,聲鼕鼕,白光如輪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歌,一童跳入白光中。”——這就是現在跳中的母子跳。
跳繩運動在清代相當盛行。清代兒童跳百索,經常用有節奏的歌謠加以伴唱,娛樂習慣很強。據清人蕃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中記錄,在清代北京元宵節民間娛樂時,稱跳繩為 “跳百索”。濟南府《府志》中載:“每年孟春正月元旦,兒女子以繩跳為戲,名曰 ‘跳百索’。” 《松風閣詩抄》中也有詩記載:“白光如輪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輪中。”當時這種跳繩加伴唱的遊戲,娛樂性很強。跳繩有單腳跳、單腳換跳、雙腳並跳、雙腳空中前後、左右分跳等多種方法,對促進少年兒童發展靈敏、速度、彈跳及耐力等身體素質,皆有好處。因此,跳繩運動一直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