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差異除了與諸多心理學因素有關外,有沒有生理學基礎呢?
《自然》雜誌近期刊登的一篇論文為我們部分揭示了其中的奧秘。科學家發現小鼠腦部杏仁核內一種名為Neuropsin的蛋白及其相關的信號通路在對應激後小鼠的焦慮行為進行調控:去除或抑制上述蛋白和信號通路後,小鼠對原先引發焦慮行為的刺激失去了反應;反之,向小鼠杏仁核內注射這種蛋白則能恢復小鼠的焦慮行為。上述蛋白在人類腦組織中同樣存在,故此科學家們推測人們面對焦慮不同程度的反應可能也與此有關。
當感受系統察覺到應激事件時,人腦會評估當前刺激並與過去經驗進行比較,一系列應激激素隨之釋放,皮質類固醇激素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同時,大腦的邊緣系統會與皮質類固醇激素協調行動,調節下丘腦室旁核的活動並對情緒施加影響。杏仁核是腦組織中產生、識別和調控情緒的主要部位,負責評估情緒事件以及產生有關恐懼的記憶,它同時還是多種應激激素和神經化學介質作用的標靶。面對壓力,杏仁核結構和功能的變化會導致相應的情緒變化,這些已被臨床和實驗資料所證實。通過對杏仁核中微觀世界的探索,將有助於我們探尋情緒產生的機理,並幫助我們遠離有害情緒。然而,對於焦慮等情緒的研究,當前的行為和神經科學還處於較為初始的階段。對普通人而言,心理學中關於心理應激現象及其規律的歸納總結看上去實用意義更大一些。
眾所周知,過度焦慮會帶來不良後果;那麼面對壓力完全不產生焦慮反應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事實上,我們可以把應激反應比作一把箭在弦上的弓。當壓力(應激源)拉開弓弦的時候,如果弓弦完全沒有產生張力(焦慮)或者由於張力過高而崩潰,那麼這支箭無論如何都不會飛得太遠。要達到理想的目的,我們要做的只是把焦慮控制在有益的範圍之內,如此一來應激反應給我們帶來的高效率更會讓我們又好又快地完成工作。當面對壓力時,焦慮的程度取決於認知水平、社會支持、個體特徵等多方面因素。控制、減輕或戰勝焦慮也應從這些方面入手。年齡小的孩子們可能會對雷聲感到恐懼,然而當他們瞭解到雷電的產生過程之後,先前的緊張情緒就會大大減輕。這就是認知水平對心理應激施加影響的一個簡單例子。
當我們對壓力或生活事件有了較深入的認識,對事情發展的性質、程度和可能性有較高預見力的時候,壓力或生活事件所帶來的焦慮情緒便會隨之減少。面臨同樣的考試,一個有過精心準備和複習的學生會比毫無準備的考生更加鎮定;少數情況下,在一般的交流和傾訴無法滿足需要的時候,求助於心理諮詢師也是個好主意,特別是在某些極端事件如重大自然災害、重大傷亡發生之後,專業心理支持更有助於緩解群體焦慮。
在相同的認知水平、類似的社會支持下,個體之間也會對相同的應激源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這些差異則要從個體特徵方面加以解釋。人們觀察到,由於年齡、性別、文化、職業、身體素質或個性氣質的不同,個體面對壓力所產生的情緒反應也不盡相同。
那麼,在個性、文化、職業、氣質等因素短期內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有甚麼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夠使我們在面對壓力、遭遇焦慮時卸下包袱,表現得更好呢?
首先,提高認知水平,通俗地說,就是“面對它”:正視壓力將減少恐懼和不安,焦慮往往源自對未知的消極看法,理性分析會使我們認清形勢;其次,自我暗示與幽默對待,即“笑對它”:告訴自己即便是最壞情況也不過如此,適度的自嘲和誇張的表達對緩解焦慮頗為有效;第三,尋求他人幫助,即“分擔它”:來自親朋好友的鼓勵和安慰有些時候能平復我們的情緒,使我們獲得勇氣和力量;第四,暫時將注意力轉向別處或休息,即“轉移它”:投身球場,練練太極或者做做瑜伽,如果還能睡得著,那就去睡一覺吧,醒來後你會發現情況可能會好不少;最後,當上述一切努力都成效甚微,焦慮的陰影始終難以擺脫並影響正常生活時,我們還可以求助於專業人士和藥物,即“治療它”:過度的焦慮已經進入神經症的階段,醫生們會有針對地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