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關節炎是骨科的一種常見疾病,又稱骨關節炎,俗稱“長骨刺”、“骨質增生”。它由關節軟骨的受損起病,繼而影響肌肉、滑膜、韌帶、軟骨等整個關節結構,最終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
原發性骨性關節炎多見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女性多見,好發在負重較大的膝、髖等關節部位。在英美等國,65歲以上人群中骨關節炎患者高達58%-70%。在上海,有社區調查報道55歲以上人群中80%患有骨關節炎,其中10%-30%有症狀。
正確認識骨性關節炎
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骨性關節炎患者不斷增加。然而目前國民對骨性關節炎的瞭解不足,病人對此疾病的危害性缺乏瞭解,對手術治療也有顧慮。而骨關節炎導致關節疼痛,尤其在活動時更明顯,嚴重時關節的功能受限,甚至致殘,給日常的生活帶來不便或不能自理,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因此,骨關節炎的預防和診療是一個值得大家關注的問題。
如何減緩發病
目前雖然還不能完全預防骨性關節炎的發生,但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減少或延緩其發病。
首先注意關節保暖。寒冷可以加重炎症的發作,從而引起關節疼痛。因此關節的保暖非常重要。可以佩戴護膝,或者穿比較厚的禦寒衣物,即便是在夏季,在有空調的房間內佩戴護膝亦十分有益。
其次應避免做負重的運動鍛鍊,如:爬山、爬樓梯、長距離行走甚至打太極拳等。因為在爬樓梯的過程中關節承受的負荷是平地行走時的三倍,對關節的損害很大,因此,有關節炎的患者不宜多爬樓。
我們主張做以下的一些活動:
第一種是關節的伸展和舒展運動,每天都可以做。比如抬頭、低頭等頸部的活動,髖、膝關節的伸展運動,屈腿、伸腿,躺著或者坐著都可以做。
第二種是肌肉力量的訓練,每天或隔天做。對於膝骨關節炎,要進行股四頭肌鍛鍊,可以在坐位的情況下,伸小腿,使股四頭肌有緊張感,堅持5秒鐘,然後放下腿,放鬆,兩條腿交替做,每次15分鐘。如果堅持鍛鍊,肌肉的力量加強了,還可以在小腿上增加一些阻力進行。
第三種運動是有氧運動,比如游泳、騎車、散步和慢跑,有氧運動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還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有利於關節功能的遠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