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16 14:24

眾所周知,靜息心率的增加不僅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有關,也與非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有關。很少有臨床研究考察靜息心率是否與沒有心血管疾病史的無症狀患者的左心功能不全和/或心力衰竭有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Opdahl A.等人進行了MESA研究(動脈粥樣硬化多種族研究),以評估基線靜息心率與心力衰竭和完全或左心功能不全的關係。調查人員在入組時測量了參加MESA研究的病人的靜息心率。經過平均7年的隨訪,在5,000名接受心臟磁共振成像的患者中,有176人發生了心衰。共有1056名患者在基線和第5年接受了射血分數(ΔEF)和圓周應變峰值變化(Δεcc)的測試,這被用作評估全心或左心功能障礙的指標。發現靜息心率每增加1次/分鐘,心衰事件的校正相對風險就會增加4%。修正的多元迴歸分析模型顯示,即使排除了所有的冠心病事件,靜息心率與Δ?εcc和ΔEF的下降呈正相關。該研究認為,在沒有心力衰竭症狀的參與者中,靜息心率較快與心力衰竭事件的風險增加有關,心率較快與全心或左心功能障礙的進展有關,而且這種關係與亞臨床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無關。

靜息心率作為左室功能不全及心力衰竭的預測因子相關文章
1、病史、臨床症狀與體徵具體見前面所述。急性心力衰竭較好診斷,但慢性心力衰竭早期診斷應詳詢病史,仔細檢查,尤其要注意發現左心衰的早期表現,如勞力性氣促,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頸靜脈充盈、肝腫大等。 2、輔助檢查(1)實驗室常規檢查:①血、尿常規可正常。②心衰較重,用利尿劑時間較長,可發生電解質紊亂及酸鹼平衡失調。③嚴重肝淤血,肝功不全時,血清酶可升高。④晚期心衰可致腎功能不全,尿素氮可升高。⑤心衰
發布於 2022-12-20 19:22
0評論
二尖瓣關閉不全可以說是風溼性心臟瓣膜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心臟瓣膜病的症狀都不明顯,而且都比較類似,所以診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很多患者其實並不瞭解二尖瓣關閉不全的診斷方法,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瞭解一下。一、基本檢查1、X線檢查:急性者心影正常,或左房輕度增大,伴明顯肺瘀血,甚至肺水腫徵。慢性重度返流常見左房、左室增大,肺瘀血,間質性肺水腫。肺動脈高壓時,可有右室肥厚。2、心電圖:急性者ECG多正
發布於 2023-02-07 12:22
0評論
外科治療的死亡率取決於病人的血流動力學和臨床情況,特別是左室功能以及肝、腎和肺功能的好壞和外科隊伍的熟練程度。在大多數醫療研究中心,單純以二尖瓣關閉不全為主的病人,二尖瓣置換術的死亡率在2%~7%之間,修補術死亡率更低,在1%~2%。大多數患者術後臨床症狀和生活質量可得到改善,肺動脈高壓減輕,心臟大小和左心室重量減少,較內科治療存活率明顯改善,但對於術前病史長、心臟功能較差的患者,術後心功能改善
發布於 2023-03-02 01:21
0評論
本病需與主動脈瓣閉鎖、二尖瓣閉鎖相鑑別。 1、主動脈瓣閉鎖 動脈瓣關閉不全病人的左室舒張期在接受左心房血液同時又額外地接受從主動脈反流的血液,導致左心室舒張末期容量逐漸增大,左心室隨著肌原纖維節代償機制,產生離心性左心室肥厚,左心室順應性增加,以逐步適應左心室慢性容量負荷過重,保證-左心室舒張末期容量增加而左心室舒張末期壓力在正常範圍,這種心肌代償機制可以維持很長時間,致使病人無症狀。但隨著病
發布於 2023-09-01 11:13
0評論
1、增強利鈉肽系統利鈉肽,靜脈輸注BNP具有較強的排鈉、利尿、擴張血管,抗有絲分裂、抗去甲腎上腺素NE、腎素、醛固酮的效應,並能在心肌舒張過程中起鬆弛作用。血漿BNP水平的高低可作為左室收縮舒張功能不全病人診斷、治療評估及預後估測的指標。重組人腦利鈉肽recombinanthumanBNP,rhBNP為一合成肽,作用與內源性BNP相似,用於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的短期住院治療,安全性較好,其特點是
發布於 2023-10-30 02:09
0評論
一、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治療目的是降低左房壓,增加心排血量和糾正病因。內科治療一般為術前過渡措施,儘可能在床旁Swan-Ganz導管血流動力學監測指導下進行。靜滴硝普鈉通過擴張小動靜脈,降低心臟前後負荷,減輕肺淤血,減少反流,增加心排血量。靜注利尿劑可降低前負荷。藥物治療無效,可採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這種機械方法可降低收縮期的動脈壓和左室壓力,促進前向流量而減少反流,增加舒張期主動脈壓和改善左室
發布於 2023-03-02 01:26
0評論
病人 患者,男性,35歲。因“反覆胸悶心悸1月”入院。患者入院前反覆多次室性心動過速並電覆律。既往無高血壓、糖尿病、心梗病史。查體:BP130/80mmHg,兩肺呼吸音清。心率80次/分,律齊,各瓣膜區未及雜音。心超示左室舒張末內徑57mm,左室增大,後下壁基底段室壁瘤形成,左室EF51%,左房增大伴輕度二尖瓣反流。冠狀動脈造影未及異常。核素檢查示:左室心腔擴大,左室EF40%,後側壁及下壁心肌
發布於 2023-02-09 09:27
0評論
十多年前慢性心力衰竭還是讓醫學界束手無策的疾病之一,如今,隨著醫學的進步,慢性心力衰竭已不再是讓人生畏的不治之症,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措施和醫療手段,使慢性心力衰竭可防、可控,且能完全治好。這裡結合我本人治療兩例心衰患者的過程簡要談談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心力衰竭是由於各種心臟疾病發展,最後導致心臟擴大、心臟收縮乏力,不能正常承擔輸送血液滿足機體需要的一種病理綜合徵,也稱為心功能不全。目前
發布於 2023-01-08 00:06
0評論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 是老年人風溼性心臟病的最常見的併發症和死亡原因,約發生在50%以上的病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心肌順應性降低下降,每搏心輸出量低;加上老年人血容量相對年輕人多而致心臟前負荷加大;老年人冠脈儲備能力差等基礎因素,因此容易發生心力衰竭。 多由於肺部感染、體力活動、輸血輸液過多、鈉鹽攝入過多、洋地黃治療不當以及有些抑制心肌收縮力的藥物應用如β-受體阻滯藥和抗心律失常藥物等因素而
發布於 2023-03-04 21:36
0評論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內科治療學上的難題,是使患者喪失工作能力,具有較高患病率和病死率的嚴重疾患。我國2003年一項心力衰竭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在35~74歲人群中,心力衰竭患病率為0.9%。按此比率推算,我國 35~74歲人群中約有心力衰竭患者400萬人。心力衰竭的病死率與臨床嚴重程度相關。就中重度心力衰竭而言,5年病死率可達30%~50%,幾十年來,隨著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
發布於 2022-09-25 06:0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