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老年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其自身特點,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高血壓,本病病程多漫長,病情進展緩慢。由於老年人對逐漸升高的血壓多具有較高的耐受性,其臨床症狀多不明顯,易造成病情的延誤,同時本病又具有腦出血、腦血栓、腦栓塞、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等多種嚴重併發症,發病率也越來越高,病死率極高,此加強老年高血壓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義。
1、老年高血壓發病特點
(1)病程漫長,發病隱匿。病程大多長達十幾年至幾十年不等,進展緩慢,同時由於老年人機體對升高的血壓多具有較高的耐受能力,因而症狀多不典型,甚至很多患者以併發症的出現為首發症狀而就診,造成病情的延誤。
(2)多以單純收縮壓升高為主,脈壓增大。由於大動脈粥樣硬化,彈性降低,周圍小血管管徑變小,周圍循環壓力增高,出現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3)血壓波動範圍大,晝夜節律異常,更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合併晨峰高血壓。也可表現為夜間血壓下降不足10%或飯後血壓明顯下降,此外,雖單純收縮期血壓增高發生的幾率並不高,但會加重大動脈硬度,使脈壓差進一步增大,因而其危害更大,這也是老年高血壓病的重要特徵。
(4)靶器官併發症多,如腦卒中、冠心病、腎功能衰竭、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嚴重併發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
(5)β-受體敏感性降低及交感神經活性降低,因此,老年高血壓患者對β-受體阻滯劑的療效均減弱。
(6)左心室肌肥厚:據Framingham調查研究證實老年高血壓患者伴有左室肥厚者猝死及心肌梗死發生率是不伴有左室肥厚者的5倍。且逆轉左室肥厚可以改善高血壓病和冠心病的自然病程,對高血壓病的治療有重要意義。
2、老年高血壓病治療對策
應遵循合理用藥、小劑量給藥、緩慢增量的原則,個體化用藥,避免驟然停藥,以免導致血壓反跳。在無危險因素及靶器官損害情況下,首選非藥物治療,通過調節飲食,適量運動等控制血壓。若2~3個月後血壓控制仍不理想者應予以藥物治療;有危險因素及靶器官損害的患者應早期藥物治療。先選用單一種類的藥物,自小劑量起,密切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隨時調整。
應用藥物聯合降壓治療有利於血壓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降至正常,並可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選擇藥物時應注意採用不同機理的降壓藥物,可選用利尿劑與其他幾種藥物間的聯合來增強療效,但需注意其對血鉀、血糖、血脂及血尿酸代謝方面的影響。目前多采用的聯合降壓方案為利尿劑與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與ACEI或ARB的聯合,鈣拮抗劑與β-受體阻滯劑、ACEI或ARB的聯合,用藥時應注意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藥,不可過度降壓,以免發生危險,還要定期進行血壓監測,根據患者病情及時合理地調整用藥,達到良好的降壓目的。
高脈壓和血壓波動大的老年患者,可選擇具有降低動脈僵硬度和改善大動脈彈性的降壓藥物為治療策略。除ACEI、ARB、利尿劑、CCB 外,硝酸酯類藥物對縮小脈壓差有一定的效果。對部分未控制的非杓型高血壓的治療採取在夜間睡前服用降壓藥物可達到平穩降壓的目的。
本病在治療上應綜合考慮靶器官損害及併發症等危險因素,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為最終降壓目的,降壓目標原則上應將血壓降到患者的最大耐受水平,我國2010 高血壓防治指南推薦80 歲以上老年人的降壓目標值為< 150 /90 mmHg( 1 mmHg = 0. 133 kPa) ,尚不清楚老年高血壓降至140 /90 mmHg 以下是否有更大獲益。美國心臟病學院基金會( ACCF) 聯合美國心臟協會( AHA) 發佈的2011 年“老年高血壓專家共識”建議80 歲以上患者收縮壓控制在140 ~ 145 mmHg( 如可耐受) ,避免SBP < 130 mmHg和DBP < 65 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