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走倦怠情緒
當你坐在書桌前心神不定,愛走神,產生倦怠情緒時,可做一個“加速作業時間,提高緊迫感和注意力”的訓練:看著表,規定自己在45分鐘內高質量地完成一小時的複習內容。要做到快而不出錯,就必須高度集中注意力,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緊迫感和注意力又回到了你的身邊。
放棄各種誘惑
想想你離升學目標還有多遠? 一發現距離,就能萌生危機感,逼得你隔絕一切干擾你的誘惑。要是感到自己實在“坐不住”時,可大聲地說幾遍:“現在我要下決心幹手上的事”、“我要集中精力幹這件事”、“甚麼事情也擋不住我”。別忘了常常告訴自己:要夢想成真,誰都不可能不付出“成本”和某些“犧牲”。
每日自我檢查
有個迷戀上網的考生,每天都非得到網上去“聊天”。媽媽好說歹說都不能收回他的心。其實他的心裡也不好受,因為離高考的日子越來越近,但他不知怎樣擺脫誘惑。結果,在學校組織的一次考前心理訓練活動中,“每日自我檢查表”讓他擺脫了“上網”誘惑。
檢查的內容可根據需要改變的行為來設定,每天臨睡時自我評分:自己覺得做到了,給自己一顆星;沒有做到,就給自己一個叉。每週累計並與上週比。再根據檢查結果,即“星”“叉”的增減給自己鼓勵或懲罰。
改變行為習慣
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注意有個別差異)。對自己設定的行為目標,從第1-7天,刻意地去做,可能會不舒服,但一定要堅持。到第8-14天時,雖感日漸自然,仍需時刻提醒自己。到了第15-21天時,你就會有了不經意、自然而然的感覺。……好,祝賀你!你已經形成習慣,完成了改變自己的一個目標。
不過要注意的是:根據人的個別差異,訓練的天數可有增減;此外,一旦出現“不可能、太難了、不行、做不到”等消極的念頭,你就該想一想:你是要成功還是要失敗?不改變,就意味著失敗;要成功,就別無選擇,立即改變!因為決定命運的還是你自己。
做“地毯式”診斷
臨近高考,有些同學總感到自己力不從心,怕複習不到位,感到焦急、恐懼。建議你不妨花點時間,靜下心來,對自己的知識與解題能力做一次“地毯式”的診斷,清楚自己的強項與不足。要確保強項不失分;弱項查出問題少失分。心裡有了底,就能降低焦慮恐懼,找回自信。
別忘適時放鬆
有時,同學正抓緊做著作業,忽然一股煩躁莫明其妙地湧上心頭,好像腦子也不靈了,眼睛也看不清了,很明顯,複習效率降低了。這時,你可停下讓自己放鬆一下,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找到“樂”的感覺;哼哼小曲,眺望窗外,也可以躺在沙發上,閉上眼睛,放段舒緩的樂曲,時間不能超過10分鐘。